網頁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八九天安门事件大事记:4月16日

   八九天安门事件大事记:1989年4月16日 星期日 吴仁华

   北京有17所高校出现挽联、标语、大小字报约500余份。据中国官方部门统计:“其中属正常悼念胡耀邦的占80%;发泄不满的占10%;攻击党和政府,煽动闹事的约占10%。”

   昨天北京大学生采用的悼念形式以标语和挽联为主,但今天已出现评论时局的长篇大字报。政治观察家认为,北京许多大学校园的形势,颇有1976年天安门事件的味道。

   一些参加过1987年学运的北大学生表示,1987年胡耀邦的遭遇太不公正,现在想起来很痛心。当时知识分子没有抗争决心,如果当时站出来支持胡耀邦,可以避免更多悲剧,胡耀邦也不会这么早死。我们对不起胡耀邦。不少学生表示非常想上街游行。

   上午,天安门广场纪念碑旁放了署名“清华大学化学系”的花圈;两名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将今天第一朵小白花系在纪念碑北侧围栏上;北方交通大学学生将“痛悼青年知己耀邦”的横幅放在纪念碑前。截止下午3时30分,出现三个由学生、一个以家庭名义敬献的花圈,后来都被警察拿走。

   我与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费安玲、熊继宁、刘斌、宣增益、张小菁带领两名学生,动手制作了直径两米的花圈,傍晚将花圈摆放在教学楼前吸引人们注意,贴公告明天下午一时送花圈到广场。

   我随手在花圈上挂了一个茅台酒小瓶子,六四后重点请查此事,认为是以小平祭耀邦。其实我当时的用意并不“恶毒”,只是洒酒祭英灵。日本共同社2009年六四二十周年系列报导中提及此事,称中共当局将此列为恶性政治事件。

   北大历来是学运中心,“北大动,不动亦动;北大不动,动亦不动”。许多人赶往北大观察,陈小平、刘苏里、杨晓等北大校友不约而同前往北大,看大字报,与北大青年教师陈裕国、张柄九等交换意见。刘苏里等制作了数米长的悼念胡耀邦的白绸布横幅,写有“中国魂”三个大字。

   自4月15日下午起,上海的复旦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就出现悼念胡耀邦的大小字报,截止16日晚八时,上海近十所高校出现大小字报,包括华东政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晚上在复旦大学3108教室举行了追悼仪式,约400人参加。

   下午三时,有几位青年抬着两个大花圈,来到陕西省西安市钟楼邮电大楼前的广场上,沉痛悼念胡耀邦逝世。一个花圈挽联上写的是:“广大青年的教师,爱国志士的良友。”另一个挽联上写着:“敢说敢干公正坚忍不拔是您的精神,民主科学法制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吸引数百人围观、议论。这几位青年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及单位。七时,在放置花圈的地方仍有不少行人在观看,议论的内容大都是“胡耀邦被气死的”等。

   中共中央发布公告,决定在人民大会堂为胡耀邦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全国主要场所降半旗。为了平息民间不满声浪,中共提高胡耀邦追悼会规格,所有现任中共领导人包括退居幕后的邓小平均出席追悼会。

(2011/04/16 发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