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1989天安門民主運動紀實1.wmv

989天安门民主运动纪实--第一部分:中国魂(1)风云初起
作者:麦克·奇诺伊 (Mike Chinoy,美国前CNN住北京记者)

记录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再现北京民间抗议浪潮,见证六四血案,揭露当局改写八

­九历史真相,祭奠六四死难者。

23年前的这个春天,北京爆发49年以来最大的民间民主运动,数百万人连续两个月走上­街头,反对贪官污吏,要求新闻自由,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据统计,至­少有二百多个城市爆发了相应的示威抗议活动。这场声势浩大的民间民主抗议运动,在6月­4日遭到政府武装镇压。就在遭到镇压的两个月之后,东德爆发了巨大的民间抗议浪潮,其­后不久,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23年过去,历史证明,中国的八九民主运动­是全世界范围内共产主义体系全面崩溃的导火索。而绝大多数中国人,除了从政府的宣传中­看到被定性为"反革命暴乱的"八九民主运动报告,很难有机会获得­来自民间、来自海外、来自世界其他媒体的有关报道。不过近年来网络的发达,使得越来越­多的八零后、九零后一代热切希望了解八九六四的真相。

八九年的春天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那场运动是如何发生、发展又如何熄灭的?迄今为止,­海外已经有不少八九民运参与者亲自撰写的相关回忆录,但是出于职业需要,以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自始至终、直接、密切关注这一运动,写下亲历见闻,正式出版,并产生深远­影响的作者,可能只有一位,他就是美国CNN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记者麦克•奇诺伊((M­ike Chinoy))。1989年之前,奇诺伊先生是CNN驻北京分社的创始人和前社长,­89年之后他移调香港人香港分社社长。他自1970年开始就做有关中国的报道,198­9年5月民主运动初期,他就身置中国民主运动各现场,日以继夜地为世界报道中国这一次­民主浪潮。

他的回忆具有记者观察的敏锐细致、作家文笔的生动活泼,评论家分析的犀利,甚至预言家­的准确。与此同时,作为热爱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知识分子,他的回忆字里行间充满他和他­的同事们对中国历史命运的真切同情。美国评论界对他的八九回忆给予了高度评价,说他&­quot;为世界报道了天安门赋予希望的民主革命,由始至终的为世界展示了那幅革命性­、戏剧性、生龙活虎的历史画卷。他的报道......唤醒了世界的良知。

自由亚洲电台华盛顿手记专题2004年获得麦克•奇诺伊先生的授权,在八九六四15周­年期间独家播出过他的回忆。此后数年期间,此节目年年六四前后或某特别时期都会收到听­众来信,要求重播这个节目,或要求将此节目音频上网。今年,时置八九六四23周年,世­界舆论普遍注意到,前不久薄熙来事件的发生和重庆模式的解体,显示温家宝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开明势力力主启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随之引发舆论界尤其是中国民间为八九民运恢复­名誉的猜测和呼声。在这个八九六四周年纪念日里,"华盛顿手记专题——纪念­八九六四23周年"专题主持人北明(Bei Ming)重新编辑这个系列节目,从2012年5月第三个周二(22日)开始,再度为­大陆听众连续介绍这位美国驻北京着名记者的长篇回忆,并将在每周一集的节目中,回顾或­综述一周以来中国和世界各地有关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的要闻。

1989天安門民主運動紀實2.wmv

1989天安门民主运动纪实--第一部分:中国魂(2)"中国人民有救了!

­"
作者:麦克·奇诺伊 (Mike Chinoy,美国前CNN驻北京记者)

自由亚洲电台华盛顿手记专题,纪念八九六四中国民主运动23周年,这是1989天安门­民主运动纪实系列节目。连续播出美国前CNN驻京记者当年的亲历见闻。各位听众我是北­明。在继续播出之前,我先为您简报最近以来各地有关一九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的动态:

首先是本台隆重推出的这个系列节目,上周第一集广播节目已经上传本台中文部网站、yo­utuba,并在本台推特和脸书上推出。要突破封锁了解八九六四的真相,海外有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和记录,不过我认为,若想看第三者,也就局外人和旁观者对八九六四的事件的­描述和评价,美国记者麦克奇诺伊的回忆是最佳选择,希望各位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本台27日消息:六四周年纪念日前夕,北京的一位六四难属上周五写下"以死­抗争"的遗书,含恨自缢身亡,终年73岁。死者遺親、北京"天安­门母亲"丁子霖及其他难属对此深感悲痛。这是23年来,首位以死抗争的六四­难属。

香港支联会27日召开"特区政府新领导班子管制下民主运动前景"­座谈会,并与当时举行了有两千多人参加的"爱国民主大游行"。支­聯會5月26号向世界各友好团体及人士发出通知和邀请,敦促各界积极参与6月4日周一­在香港举行烛光悼念集会和联署"平反六四"的声明。
香港媒体报道:一批香港支联会成员及4名葵青区议员,5月10号在葵青区议会开会前曾­抗议区议会主席方平拒绝接纳他们多次提出的平反六四动议,并质疑这一拒绝缺乏理由和依­据。

综合报道:美洲、亚洲、欧州和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中外人权、民主团体和机构以及学生­、学者等组织,均将在6月4日前或当日,在当地中国使馆前或相关地点举办六四纪念活动­。

海外民运组织"民主中国阵线"5月26日发出通知,号召参与纪念­六四的人们在今年六四这一天穿黑色衣服,以表达对六四死难者的纪念。

海外"公民力量"消息:1989年被通缉的21名学生领袖之一吾­尔开希,5月18日到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自首,但因无人接应而未果。......据悉­,这是三年来吾尔开希地三次向中国当局自首未果。自一九八九至今,由于当局对吾尔开希­及其家人出入境的阻挠,吾尔开希至今不能用途家人父母会见,他因此希望自首方式与父母­相见。

法广消息:香港支联会筹办的"六四纪念馆"2012年4月29日­在香港正式开展,纪念馆展出不少难得一见的八九历史物件,其中包括签满学生名字的T恤­,以及当年学生在广场拾获的1.5厘米子弹头。主办方期望通过展示八九六四实物和八九­民运历史,使下一代 "认识历史,勿忘六四" 。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别样的中国》一部微缩版的后八九中国民运史

 杨宽兴:欧阳懿与《别样的中国》
《别样的中国》实际是一部微缩版的后八九中国民运史,尽管欧阳懿笔下的人物多为川渝民主斗士,但由于民主运动同声相求、同气相应的特点,川渝民运人 物的活动是在一部中国民运史的宏观背景下展开的,这就使一般读者通过对《别样的中国》的阅读,对后八九中国民运历史可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若不以学究或教 科书式的眼光来做要求,《别样的中国》这部以川渝民运为主要记录对象的书稿,完全可以作为一般读者了解和研究后八九中国民运史的入门教材。
   欧阳懿主要不是一位学者,而是一位作家,是较早提出“民运文化建设”的探路者,他的文字与他的经历 一样,首先是感性的。在《别样的中国》中,欧阳懿记述了刘贤斌、周志刚、蒲勇、佘万宝、胡明君、陈卫、廖亦武、许万平、李作、杨伟、鲁登川、王森、张林、 杨建利以及欧阳懿等人在追求民主过程中的尝试、苦痛、坚守与反抗。但欧阳懿的笔触并未停留于对民运历史的简单记录,而是把视野延伸到这些异议者的父母、妻 子、儿女及友人的遭遇,延伸到他们具体而微的个人生活,将坚硬的政治抗争与柔性的生活、情感杂糅在一起,使民运历史显示出更加真实的全貌。

   我以为,要书写 后八九中国民运史,这是最佳的写作方式,从传统政治观点来看,后八九中国民运的坚持往往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这种飞蛾投火式的抗争,是以抗争者及其家 人的痛苦遭遇为基本特征的,而且往往也只有用这种近乎自杀的艰难抗争,他们才能显示出中国民运在八九之后的顽强存在,并以这种人性的存在对政权形成某种程 度的制约,使中国社会的文明进程缓慢推展——当权势者将一个个良心犯投入监狱,他们或许从来都没有体会过胜利的喜悦,外部世界以及权势者内心的人性部分, 由于这些良心犯的正义坚守,而意识到中国人权问题不容回避的严重性。在漫长的时间中,民运勇士们近乎自杀性的坚守,无论具体行为模式是否策略、技巧,或许 也只能是不言放弃的唯一一种选择,过于苛刻的事后评判既不道德也不公允。

   我敢说,在舆论被高度控制的中国,95%以上的中国人读到欧阳懿的《别样的中国》都会感到震惊,不仅如此,一开始他们可能还要面对阅读中的不适应 感,这是一些完全陌生的名字,这是一个无法标榜为“太平盛世”的社会,但是,谁也无法否认:欧阳懿笔下的名字和他们的足迹,正是八九民运的自然延续,是民 间中国对自由、公正、民主、人权的真实探索。


http://blog.boxun.com/hero/200911/ouyy/8_1.shtml

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江棋生的新书《看守所杂记》选读



江棋生是中国著名异议人士,在2001年获得设在美国的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杰出民主人士”奖。



江棋生1988年秋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科学哲学博士学位;1989年9月因参加“六.四”学潮被关进秦城监狱,1991年2月获释。1999年,
“六.四”十周年时,江棋生因一篇纪念文章《点燃万千烛光,共祭64英魂》,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关进监狱四年。《看守所杂记》讲的就是江棋生从
1999年5月入狱到2003年5月获释期间的故事。



以下选读由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鲁南朗读: 江棋生的新书《看守所杂记》选读

陈卫的故事2: 牢獄之災中的從容淡定

陈卫的故事2: 牢獄之災中的從容淡定




2015-07-13




a

1967年出生于重庆的陈卫,1989年21岁,是广州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四年级学生。











她的脚步在八九北京和广州学运被枪弹镇压之后,带我们走入了红色恐怖,走进了监狱,她走得从容潇洒,走得镇定自若。这位当时只有
21岁的年轻女子面对牢狱之灾为何如此淡定?她是天生的傻大胆浑不吝?还是初生牛犊不涉深浅?她从哪裡具备了非凡的勇气镇定自若的气质?请听这一集华盛顿
手记,北明为您解读陈卫卓而不群的行为方式。




纪念中国八九民运26周年特别节目: 中国八九民运与俄罗斯十二月党人起义(一)相似性:公开性、悲剧性及起因

纪念中国八九民运26周年特别节目: 中国八九民运与俄罗斯十二月党人起义(一)相似性:公开性、悲剧性及起因

时逢中国八九民运26週年,《华盛顿手记》暂时中断正在播出的『圆桌文学对话』,为您播出纪念中国八九民运26週年特别节目。与往年不同,本次华盛顿手记
对八九民主运动的纪念,要满足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思之需求——中国八九民运过去26週年了,中国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想资源较之
当年也更加丰富,这一事件的历史积淀已经足以使人们拉开情感距离,深入到理性田野,对这一事件进行较为客观的梳理和关照。这次节目,北明(Bei
Ming)邀请中国民间思想家王康先生,在《老康秉烛》专栏中比较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对中国八九民运做一次特别的讨论。这一集,我们先来看中国八九
民运和俄罗斯十二月党人起义这两个政治事件之间的相似性。

【六四诗选】(一)

【六四诗选】(一)

 孟浪:序

——海内外100位诗人绵延四分之一世纪的接力赛

最具时代意义与文学价值的经典选本

“灾难性的现实是,从‘政治冷感’到‘娱乐至死’,一直到‘邪恶的庸常性’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诗人、作家的公民精神、价值关怀呈萎缩与麻木状,犬儒的、乡愿的心性,成为习以为常的生存‘本能’”。

“一个巨大的历史存在,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存在,【六四】被强权遮蔽、被谎言覆盖、被愚行掩埋,趋利第一、逐利至上的社会以可怕的人性深渊吞食中国,吞食中国挣扎中、抵抗中的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和审美品性。”

“事件发生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的汉语文明圈,在精神性的恒久向度上,以文学场域的正常建构而言,诗的缺席,诗人的缺席,诗性正义的缺席,令人震惊,至为遗憾。”

我在监狱的快乐生活纪实(一)

 中国第一罪——我在监狱的快乐生活纪实





秦 耕   著



(一)





刘晓波: 序——自由人面对铁窗的微笑



一, 平常心写就的狱中纪实

二, 良心犯在亲情面前的脆弱

三,“爱狱如家”的良心犯



“正如秦耕在走出监狱时所言:‘整个中国在我眼里就是一座大的监狱,我们现在只不过待在大监狱的小套间中。我今天出了这道大铁门,其实身子还
在大的监狱中。我在这里没有自由,出了这个大铁门照样也不会有什么自由。因此在我看来今天没有什么值得高兴和庆祝的,小间和大间一样,都是监狱。相反,在
这里的不自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具体的和直截了当的,来得痛快!外边的不自由看不见摸不着,让人觉得更不舒服,更不是滋味!’”


我在监狱的快乐生活纪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