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普林斯顿中国学社(英语:Princeton China Initiative,缩写 PCI)


跳到导航跳到搜索
普林斯顿中国学社(英语:Princeton China Initiative,缩写 PCI)是1989年六四事件后在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系成立的组织,接纳因六四事件流亡海外的知识分子与学生。[1][2]1992年注册变成非营利机构,研究中国现代史与时事[3]。普林斯顿中国学社出版网络刊物《纵览中国》。[3]

历史[编辑]

创办[编辑]

普林斯顿大学1951级校友约翰·艾略特(John B. Elliott)在大学主修中世纪历史,选修中国美术[4][5];他后来搜集中国书法等亚洲艺术品。[6][7]他是中国和日本之外最大的中国书法收藏家,去世后将收藏捐给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8]
1989年当北京宣布戒严后,普林斯顿大学的几位中国学人决定在《纽约时报》刊登全版广告警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用武力镇压和平请愿的学生和人民。全版广告费是四万五千美元,已筹措到四万美元,还少五千美元。有一天艾略特正好来东亚系,看到大家忙着打电话,觉得好奇,问余英时教授有什么事?余英时告知实情后,艾略特立刻答应承担这不足的五千美元。1989年六四事件后,余英时教授应邀到国立台湾大学演讲,在台北市接到普林斯顿大学电话告诉他,艾略特到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室捐了一百万美元给东亚系,支持受中国政府迫害的流亡知识分子和学生。[9](另一说法是:艾略特打电话给余英时,说:“大屠杀太可怕了。一个人的力量那么小,又能做些什么呢?”余英时答:“一个人能去帮助那些手足无措的人们。”艾略特只沉默了片刻,答:“好吧,这里有一百万美元。”[10]
余英时联系到了自己从前的学生之一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驻华办事处主任林培瑞(Perry Link)教授,林培瑞正忙着为属下预定紧急撤离北京的机票。林培瑞告诉平时经常接触的那些中国知识分子:“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有危险,尽快逃到普林斯顿来。”一周后,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正式成立。1989年到1993年间,这里庇护了26个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知识分子与学生。[10]

组织[编辑]

历任董事长为约翰·艾略特 、林培瑞(现任)。
历任主席为刘宾雁苏绍智
历任执行主席为苏晓康陈奎德(现任)。[3]
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成员如刘宾雁、苏绍智、苏晓康陈奎德郑义,都是《北京之春杂志》的工作人员。协助中国学社成立的余英时教授、林培瑞教授,是《北京之春杂志》的顾问。[11]

刊物[编辑]

普林斯顿中国学社出版的网络刊物《纵览中国》有何清涟余杰程映虹冉云飞杜导斌、刘柠、夏明等人的专栏。

活动[编辑]

普林斯顿中国学社2011年7月9-1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举办为期两天的“民主中国与未来西藏”论坛,数百名华人学者和民主人士参加了该研讨会。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主席卡尔·葛斯曼在开幕式上致词,西藏精神领袖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于10日发表演说。[12][13][14]

轶事[编辑]

据郑义回忆,阮铭曾经因为误认普林斯顿中国学社主席刘宾雁阻拦他加入学社,拍桌子大骂刘宾雁。[15]阮铭回忆录中只提到,余英时邀请他加入普林斯顿中国学社。[16]
六四事件20周年时,柴玲宣布捐款一百万美元支持中国人权与民主运动,并且表示,感谢艾略特当年捐款一百万美元支持普林斯顿中国学社,她才有机会毕业与创业。[17]
宾州大学中国专家林蔚教授称赞艾略特捐款支持成立普林斯顿中国学社,对中国与普林斯顿都有很大贡献。[18]

赞助者[编辑]

1989年六四事件后,创业投资家、普林斯顿大学校董约翰·艾略特捐赠了一百万美金作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成立的资金。[2][19]
1992年,艾略特的捐款已用完,余英时教授从中华民国政府的预算中得到赞助,使普林斯顿中国学社得以继续存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政策是不接受外国政府的资助,因此自1992年7月开始,普林斯顿中国学社脱离普林斯顿大学,成为独立的学术机构。[16]
普林斯顿中国学社的赞助者包括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2012年赞助中国学社的计划总计约75万美元,包括:
  • 人权计划: US$490,000
  • 出版《纵览中国》:US$190,150
  • 民主演变计划:US$69,100[20]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2011年赞助中国学社的计划总计约103万美元,包括:
  • 人权计划:US$490,000
  • 出版《纵览中国》:US$171,500
  • 中国数位网络计划:US$370,000[21]

参见[编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