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Six Years Ago This DayMay 23, 1989

 

May 23, 1989

Troops deterred when entering Beijing began to retreat. Over a million Beijing residents from all kinds of professions held street demonstrations. They demanded the step-down of LI Peng.

For a brief period CCTV resumed satellite transmission service for foreign press.


Excerpt from a Tsinghua Student'S Diary:

~{⊙ 1989年5月23日 星期二~}

~{  上午来到广播台,正好看见徐强在纠察线里面,由他把我给放了进去。~}

~{  广播台里现在工作的人比较少,有一个联大机械工程学院的女孩,叫乔樱,另外~}
~{还有几个人,都不怎么认识。~}

~{  今天收到的稿件,大部分还是各处军队企图进城的情况。还有关于时局的各种消~}
~{息和声明。有的稿件说天安门广场下面有一条巨大的地下通道,可以并行几辆卡车,~}
~{连结中南海、大会堂,并通过一线地铁工程可以直通西山。有的说军队已通过地铁通~}
~{道来到前门车站了,只是被地铁工人用通了电的铁门关住了出口。~}

~{  又有的说纪念碑的浮雕座是可以打开的,地下通道里的士兵可以从那里直接冲出~}
~{来,又说上面还有释放催泪瓦斯的管道。~}

~{  有的稿件则介绍了防催泪瓦斯的方法,说是什么什么东西,配比多少,配成溶液~}
~{,把毛巾放在里面浸湿,然后蒙住口鼻,就不怕催泪瓦斯了。~}

~{  又有人捐赠了大批的毛巾和一些水桶给我们,就堆在广播台前。广播台广播让需~}
~{要的各校派人来取。~}

~{  到了下午,忽然传来有人污损天安门的毛主席画像的消息,大家不由一惊,都觉~}
~{得这像是政府要动手镇压的一个信号。又听说那污损毛主席像的人已当场被学生和群~}
~{众抓住了。~}

~{  下午广场上的气氛更为骚动和不安。许多同学的情绪很激动和紧张。我觉得没有~}
~{这个必要,我们应该保持情绪的冷静,军队要是真来了,我们就聚在一起集体静坐,~}
~{要打棍子、放瓦斯,随他们的便。只要我们自己不慌,没有人能把我们从广场上赶走~}
~{。~}

~{  广场上许多学校都派人来领毛巾。我正在广播台前分发毛巾,忽然听见脑后一阵~}
~{轰鸣,回头一看,只见从纪念碑的顶上,一架硕大的军用直升机缓缓地爬了过来!~}

~{  飞机飞得很低,都快挨到纪念碑顶了,在广场上缓缓地来回打着圈子。广场上立~}
~{刻起了一阵骚动。我看着这飞机在广场上打转,觉得很兴奋,很可乐。谁说学生手无~}
~{寸铁没有力量,你看政府连飞机大炮都出动了!~}

~{  今天上午就曾收到稿件,说为了防止军队用直升机或空降兵的方式侵入广场,可~}
~{以采用在广场上空放气球或风筝的办法。有人还真的给我们捐献了一些气球。不过没~}
~{有氢气也放不上去呀。~}

~{  现在看着这飞机在那里盘旋,我真想看看有没有人放两个气球上去。~}

~{  飞机转了一阵,忽然撒下满天的传单,然后就飞走了。我跟人开玩笑,怎么政府~}
~{也干撒传单的事,这不是戒严令禁止的行为吗?~}

~{  传单上讲的大意是劝告同学们离开广场,返回学校等等,一些废话。~}

~{  快傍晚时,广场外围有一个规模很大的游行,除了一部分学生,大部分都是市民~}
~{群众,什么单位的都有,有近十万人了,是这些日子以来规模最大的游行。~}

~{  这时我到广场西南面上洗手间,回来的时候见广场和天安门上空乌云密布,真有~}
~{黑云压城之感。不久,一场暴雨就降了下来。~}

~{  今天下午有一个小伙子自称是王丹的警卫员,很着急地找到广播台来,说他找不~}
~{到王丹了。不知道王丹是否出了什么事。~}


Six Years Ago This Day

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Six Years Ago This DayMay 22, 1989

 

May 22, 1989

In Beijing's Fengtai District, bloody conflicts occurred betweenb the troops and citizens.


Excerpt from a Tsinghua Student'S Diary:

~{⊙ 1989年5月22日 星期一~}

~{  一夜平安无事,又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早晨。一上午我都呆在纪念碑上。过了中午~}
~{,忽然看见汪红也在纪念碑上,我跟她打招呼,两个人聊起天来。~}

~{  各处仍不断传来堵军车的消息,广场和周围人都很多,很多人听到消息就出发到~}
~{各处去帮助堵军车。~}

~{  到了下午,我说咱们也去看看堵军车吧。两个人于是起身去火车站,那边据说有~}
~{一列满载士兵的列车被堵在站内。~}

~{  路上人很多,学生、市民都有,好像都朝着一个方向,都是去堵军车的。~}

~{  跟着人流来到北京火车站的南面。这里不是车站的正面,有围墙拦着。传过一道~}
~{铁门,进到围墙内,就是列车进出站的道轨。前面有一列客车正被人群包围着,我们~}
~{也凑了过去。~}

~{  列车里全是士兵,群众在列车外大声地对他们讲话,告诉他们不应该到北京来镇~}
~{压学生。汪红要爬到车里去(由于这里没有站台,列车相对路轨是挺高的),几个士~}
~{兵帮忙把她拉了进去。~}

~{  我站在外面等着,也开口想向士兵们宣传。可才讲了几句,看着窗口的士兵那茫~}
~{然毫无表情的脸,我的喉咙一阵哽咽,眼泪差点掉了下来。一阵难过和委屈的心情涌~}
~{上心头。我很生气自己怎么这么没出息,怎么像受了委屈在诉苦一样。我扭头走到一~}
~{边,不想再跟士兵们废话了。~}

~{  和汪红从火车站回到广场,又到处转了一下。天黑以后,在清华的营地里休息。~}


~{  营地的条件仍然很差,那个小窝棚里连一个人都躺不下,五六个本系的同学就这~}
~{样背靠背地挤坐着。~}

~{  夜深以后,大家正迷迷糊糊的时候,广播台的喇叭忽然响了。就听见里面吾尔开~}
~{希的声音在声嘶力竭地叫,请广场上的同学保持镇静,不要慌,请大家一定要保持镇~}
~{静,不要乱。这简直太荒谬了!本来大家都安安静静地睡得好好的,广场上一片安宁~}
~{,这广播倒把大家给搅起来了。~}

~{  接着又听见吾尔开希在一遍一遍地叫,我是吾尔开希,我是吾尔开希,请大家保~}
~{持镇静。一会儿又说,现在广场上的全体同学马上转移到使馆区。~}

~{  这简直是荒唐!听那声音都已经歇斯底里,失去理智了。周围的同学对这种乱叫~}
~{乱嚷都很气愤。若是军队真的到了广场外围,只要广播一下,把大家叫醒,集体静坐~}
~{,也就行了。像这样明明无事,却在那里乱叫乱嚷,简直是人为制造混乱!~}

~{  又听了一会儿,我实在坐不住了。起身和汪红一起到广播台去。到了广播台外,~}
~{就见那里已围了一圈同学,都在很气愤地嚷嚷着。我对汪红说,得了,咱们也不用过~}
~{去了,那么多人,肯定什么意见都代表了,不多在我们两个。于是又折回营地。~}

~{  后来那广播倒也停止了。~}

~{  阿顺:晚上我在广播台里,徐强也在。吾尔开希他们在这里开会,当时气氛~}
~{  挺乱的。他们要广播,我还以为要广播什么决定呢,没想到他们就那样子乱~}
~{  播。当时不知怎么回事还有一位军官在场,据说是空降兵的一个团长或是营~}
~{  长,看到他们那个混乱的样子就说,你们要是控制不了局势,我马上就把部~}
~{  队调来,我可以立刻就在这里空降一个团!后来我和徐强拿着话筒不给他们,~}
~{  不让他们广播了。~}


Six Years Ago This Day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Six Years Ago This DayMay 21, 1989

 

May 21, 1989

A record high of about a million Hong Kong citizens went to street demonstrations in support of the democracy movement in Beijing.

ZHAO Ziyang on his own behalf called WAN Li, who was visiting Canada as the speaker of China's Congress, to go back to Beijing to convene a special session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cerpt from a Tsinghua Student'S Diary:

~{⊙ 1989年5月21日 星期天~}

~{  在晨光中迎来了广场上的又一个黎明。我们照惯例转播7点钟的新闻联播,在嘹~}
~{亮的国歌声中有一种又闯过了一天的欣喜感。~}

~{  今天戒严进入第二天,军队仍被堵在城外。广场上人很多,同学和群众的情绪都~}
~{很激愤,口号也更为升级。许多口号要求停止戒严,撤销军管,要求李、邓、杨下台~}
~{,要求政府辞职。又传说外交部等部分中央办公单位宣布脱离中央,上海市政府宣布~}
~{自治,等等。柴玲他们装备的一辆流动广播车在广场周围来回广播着。~}

~{  上午在广播台里碰到莞华,崇明也在。莞华拉着我陪她坐到一个角落里,就在膝~}
~{盖上垫张纸写了起来。我一看,她写的是辞职书,大意是她不能同意现在这种要打倒~}
~{政府的口号,这违背了运动的初衷,也是她所不能接受的,因而要求辞去在高联和广~}
~{场指挥部的职务。我见此急忙把崇明拉过来,崇明看了就对莞华说,你是不同意,可~}
~{你斗争过吗?努力过吗?为你自己的意见争取过吗?怎么可以就此辞职呢?莞华一边~}
~{和崇明争论一边就哭了,情绪已不能自持!~}

~{  今天继续传来各处堵军车的消息。据说很多地方的居民,为了防止军队在夜间悄~}
~{悄地进城,自动在晚上轮流值班守候,一旦发现军队就敲打脸盆,将大家叫起来堵拦~}
~{军车。有的老太太就躺在军车的车轮下,说要进城,就先从我身上碾过去!这些消息~}
~{使我确信,军队若没有足够的决心是不可能进城的。而军队若下了决心要进城,就一~}
~{定会造成市民的流血,那在北京城里立刻就会引发激烈的冲突!~}

~{  可实际上,政府若真的决心以暴力清场,在城里早就有足够的驻军和武警了,一~}
~{个团荷枪实弹的士兵足以对付上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又何必从各地调来军队进城呢~}
~{。因此又有许多人讲,政府之所以调集这么多军队来北京,并非真的是为了对付学生~}
~{,而主要是为了对付赵紫阳及支持赵的那部分军队。~}

~{  广播台今天也播发了一些稿件,呼吁同学们不要分散到城市外围去堵军车,而应~}
~{该集中在广场。只要广场有足够的人数,政府就不可能清场。只要广场的旗帜不倒,~}
~{北京的形势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  上午有位工人写了篇稿子来,认为现在的形势下,我们应该从广场撤离。我就对~}
~{他说,我们前一段时间罢课啦,绝食啦,要求对话啦,其实政府压根儿没理我们,在~}
~{忙着他们的党内斗争呐。现在他们的党内斗争有结果了,就回头来收拾我们了。我们~}
~{现在才算真正和政府干上。我们现在不能撤!现在政府急,我们不急,我们就是要让~}
~{政府难受一下。~}

~{  没过多久,我在纪念碑上又碰到大胡子那两个人,他们拉上我和另一个人一起讨~}
~{论。我一听,又是要撤。我就又把我那套不能撤的理论重申了一番。我们请愿的时候~}
~{政府不理不睬,他一来收拾我们我们就乖乖地回去,这还了得。简直那群众不当一回~}
~{事嘛!~}

~{  过了中午,广场上人更多了。大姐和我离开广播台到广场西南面的洗手间去。从~}
~{洗手间出来,大姐说不想马上回广场,想在外面安静一下。我们于是来到大会堂南面~}
~{的马路牙子上坐了下来。这里没什么人,望着远处广场那一片喧嚣的人海,我忽然又~}
~{有一种白日做梦的感觉,不能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些事都是真的。~}

~{  这时见到几个学生似乎正要出发去堵军车。大姐说要跟他们讲一下,要他们注意~}
~{几个问题,就匆匆地赶上去叫住他们,站在马路中间说了起来。~}

~{  我远远地望着他们,几个青春的身影沐浴在下午迷潆而明亮的阳光中,路边杨树~}
~{的枝叶在微风中簌簌地闪着光,我又好像在看一部电影的画面,就像那些革命历史影~}
~{片中的某一个反映学生运动的镜头,那认真而执着的青春的身影,是何其相似!~}

~{  大姐回来后我把我的感觉告诉她,她说:天华,你是一个在笼子里长大的人,你~}
~{和世界之间好像总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

~{  下午一个小个子的学生拉着我转到广场北端,这里现在成了外地来京声援的高校~}
~{学生的营地。几个外地高校的学生代表正在开会,中间一位女同学像是为首的。那小~}
~{个子学生跟他们讲,现在应该有理智、有秩序地从广场上撤离,建议过两天举行一个~}
~{胜利大游行,随后把队伍拉出广场。我立刻表示反对。我说前些日子我们一直在找政~}
~{府,政府却躲起来了,我们打出去的拳头都没打着目标。现在政府宣布戒严啦,要我~}
~{们从广场上撤离,我们现在才算真正跟政府干上。我们现在不能撤,就是要和政府对~}
~{着干,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  那个小个子学生大概没想到我会反对,一时没了话讲。~}

~{  下午传来越来越多不好的消息,似乎军队要在今天晚上或明天凌晨强行清场。~}

~{  广播台这里下午还陆续来了几位士兵,他们身着军服,把军人证也给我们看了,~}
~{毫不讳言自己的姓名和部队番号。他们说不同意政府用军队镇压学生和群众的作法,~}
~{因此从部队开小差出来。我们广播了他们的讲话,其中一位还在广播台前的旗帜上签~}
~{下自己的名字!~}

~{  天黑以后,哲明说祖扬开车来接我们撤离。于是哲明、少军、林冉、大姐、汪红~}
~{和我一起撤出了广播台。~}

~{  这些天有不少人捡到在广场上遗失的学生证交到广播台来。我们不想把这些同学~}
~{的姓名、学校广播出去,因此只是广播请丢失了学生证的同学到广播台来认领。结果~}
~{也没多少人来。我们撤离时,把这些学生证全都带走了,免得部队真的占了广播台,~}
~{发现这些学生证给那些同学带来麻烦。~}

~{  在广场西南面与祖扬会齐。祖扬说车停在北边南长街那儿,祖扬的妹妹也来了。~}
~{他们还带来一锅豆粥。大家蹲在地上一边吃一边聊。我说你们撤吧,我不打算走,如~}
~{果今天晚上真的清场,我不想错过这一幕。我倒要看看军队究竟怎样强行清场,我还~}
~{想闻闻催泪瓦斯的味儿呢。~}

~{  此时广场上空正是一轮满月,撒下一片清冷的光辉。黑夜的广场仿佛浸在一片淡~}
~{淡的银辉中,越发显得黑暗和神秘。大姐说,看着今晚的月亮,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
~{感,好像真的会发生什么事情。~}

~{  是啊,这个古老的月亮,她曾经照耀过多少个历史巨变的夜晚。那些晚上的月亮~}
~{,是否也是这个样子的呢?难道今天晚上真的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吗?~}

~{  一行人来到广场北边,过了长安街和金水桥,穿过一片漆黑的天安门城楼,在城~}
~{楼后黑暗的庭院里我跟他们告别。他们继续往北穿出南长街,我则掉头折回广场。~}

~{  广播台里已没有认识的人,进不去了。我走上纪念碑,居然很顺利地上到三层平~}
~{台。许多机构好像都不见了。在这里居然碰到蒋夏。我们一起在纪念碑上俯视广场,~}
~{黑暗中一片连绵的营地,可以感觉到今晚在广场上的人数不下十万人!我忽然有一种~}
~{沙场点兵、吹角连营的感觉!~}

~{  蒋夏在那里纳闷:这么多人,政府怎么能清得了场呢?拿棍子打?放催泪瓦斯?~}
~{恐怕都不行吧。我说,或者把广场四面先封锁起来,戒严嘛。蒋说那还了得,把十几~}
~{万人封在广场里,那不又把北京的老百姓都惹到街上去了,送吃的啦,送水的啦,怎~}
~{么封锁得住呢。真要那样可好办了。~}

~{  聊了一会儿,我决定要睡觉了。就这样和衣躺在纪念碑三层平台的石板地上,居~}
~{然很快就睡着了。~}


Six Years Ago This Day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Six Years Ago This DayMay 20, 1989

 

May 20, 1989

LI Peng declared martial law over parts of Beijing. Troops that entered the city were surrounded and stopped by local residents.

An estimate of one million went to Tiananmen Square to protect and support the students.

The authority began tightening of control over the media.


Excerpt from a Tsinghua Student'S Diary:

~{⊙ 1989年5月20日 星期六~}

~{  早晨的阳光又一次照亮了广场,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没有看到军队。随后就听~}
~{到各处传来的消息,说今天凌晨,住在市郊各主要路口附近的居民群众,全都自发地~}
~{走到街头,组成人墙,挡住了进城的部队!~}

~{  听到这样的消息,我既感到吃惊又感到非常的感动。没想到北京的市民群众竟作~}
~{出了如此勇敢的举动!北京的市民真是太好了,太了不起了!~}

~{  接下来就不断收到稿件,报道各处堵军车的情况,并号召同学们和群众到各处路~}
~{口堵拦军车。~}

~{  由于绝食已经停止,红十字会派驻广场各处的救援医护人员今天开始撤离。广播~}
~{台里那两个担任医护的女孩子也要走了,她们恋恋不舍地要我们在她们的白大褂和白~}
~{帽子上签名留念,说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再见到我们。~}

~{  上午正在广播台里坐着,忽然见大姐从纪念碑上兴冲冲地跑下来,要我陪她一起~}
~{去美国大使馆,向国际红十字会请求援助。我说援助什么呢?大姐说援助在广场坚持~}
~{的这十几万大学生啊。~}

~{  我们只知道美国大使馆在秀水街,但不知道秀水街在什么地方,反正边走边打听~}
~{吧。我们来到广场北端,这里由于绝食停止,绝食营地和生命线都撤销了,所以一下~}
~{空旷了很多,只有那十几辆前几天用来避雨的大客车还在。~}

~{  我们在广场上找到一个女孩,她知道美国大使馆在哪里,说可以带我们去。这时~}
~{我还是觉得这事有点玄,我问大姐,我们就这么去人家就能让我们进去啦?我们去了~}
~{说什么呢?说代表北京的大学生请求国际红十字会的支援?大姐想了一下,决定再回~}
~{纪念碑上问一下。过了好一阵子,大姐转回来说,算了,不去了。~}

~{  宋琳:其实这事还是我发起的呢。今天早上我跑到纪念碑上,广场指挥部~}
~{  一个人也没有。我于是以指挥部要开会为名,用广播点着他们的名把他们~}
~{  一个个给叫回来。王丹、莞华、崇明、柴玲他们一个个都给广播叫回来了,~}
~{  我就让他们开会讨论现在该怎么办。最后也没有什么结果,向国际红十字~}
~{  会求援还是我提的建议呢。~}

~{  我们从广场北端正准备转回广播台,忽然看见祖扬坐在这里停着的一辆大客车的~}
~{驾驶室里,我很高兴地上去跟他打招呼,他一见我们也非常高兴,说他到广场上来,~}
~{可不知道我们都在哪里,现在可算是撞上了。~}

~{  我和大姐钻到车里,这里面有许多原来绝食的同学,他们说昨天早晨赵紫阳来过~}
~{绝食营地,在绝食同学面前流下了眼泪,说他来晚了,说他已经老了,无所谓了!同~}
~{学们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  听说我们是广播台的,这些同学就要我们讲一下这些天的情况,说呆在绝食营地~}
~{里外面好多事情都不知道。大姐于是给他们讲这些天运动的发展情况。~}

~{  到了下午,不断地传来各种消息。城市外围各处群众仍在堵军车,从报道的情况~}
~{看,都是非常和平的方式,以人墙和路障进行阻拦。也有在远郊军队采用暴力强行开~}
~{进的消息,还有各种关于军队将要强行镇压和清场的传言。再就是许多抗议戒严和声~}
~{讨政府的稿件。~}


Six Years Ago This Day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Six Years Ago This Day May 19, 1989


May 19, 1989

Before dawn, ZHAO Ziyang went to Tiananmen Square to persuade the students to stop fasting. LI Peng also went but made no speech.
Some workers formed "Beijing Workers' Autonomous Union."
9pm, students in the square stop fasting.
10pm, CCP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 Convened a meeting of Party, governmenta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ZHAO Ziyang did not appear in the meeting. LI Peng, YANG Shangkun announced that armed forces would be brought to Beijing to stop the "riot."
Students in the square continue their sit-in.

Excerpt from a Tsinghua Student'S Diary:
~{⊙ 1989年5月19日 星期五~}

~{  凌晨,起来到广场上各处游荡。昨晚一夜都不曾入睡,蜷在营地里非常难受。此~}
~{时我四处转悠,希望能找到块干爽的地方,可以伸直身体躺一会儿。~}

~{  从广场转到历史博物馆,到处都找不到一块干地。最后又转回广播台。广播台这~}
~{个时候没有什么事,大家坐在这里聊天。天亮的时候,我躺在广播台那唯一的一张行~}
~{军床上睡着了。~}

~{  一睁开眼,已是上午9点,广播台里已开始忙碌。我虽然很想继续躺下去,可还~}
~{是爬起来工作了。~}

~{  今天刘冬找来了一些白短袖衫,在上面用墨笔写了“广播台”三个大字,分给我~}
~{们一人一件,成为我们进出广场各处最有力的通行证。~}

~{  广场现在到处都有纠察线。生命线是不能穿越的。营地的外围纠察线也不能穿越~}
~{,在广播台的南面有一个出入口,人们可以凭学生证或指挥部签发的通行证出入,来~}
~{声援和送钱物的单位或个人也从这里进出。因此,在广播台外围这里,不仅有学生,~}
~{还有群众,什么人都有。~}

~{  至于各校的营地,有的也有自己的纠察线。纪念碑是指挥部机关所在,更是重重~}
~{封锁。上二层平台要过纠察线,上三层平台又要过纠察线。甚至在一平台上还用纠察~}
~{队划分开几个不同的区域。如果要上纪念碑,就要有特别通行证。~}

~{  这些通行证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都是一张纸片上有指挥部某位成员的签名,~}
~{而大部分都有“吾尔开希”的四方名章作为标记。~}

~{  今天,指挥部又宣布要换用新式样的通行证,让所有持旧证的人到纪念碑上换领~}
~{新证,并说以后要一日一换。但许多持旧证的人,连外围纠察线都通不过,也就无法~}
~{上到纪念碑去换领新证了,有的人就一直吵到广播台来。~}

~{  今天我们把广播台正式定名为“学运之声”广播站,并写了一个长幡挂在广播台~}
~{外面。同时他们还播发了一个声明,说明广播台是一个独立的宣传机构,不受任何组~}
~{织的领导,只以真实地反映学运情况,反映同学们的呼声为宗旨。但广播台会配合各~}
~{学运组织的工作,播发他们的通知、宣言和公告,同时广播台为所有要发表意见的人~}
~{提供一个自由论坛,欢迎各界人士投稿,畅所欲言等等。~}

~{  我们广播台的喇叭架在纪念碑上,现在每个方向有两个喇叭,扩音机功率达数百~}
~{瓦,已成为广场上覆盖面最广、声音最响的广播台,几乎已成为广场上唯一的声音了~}
~{!~}

~{  因此,我们穿着写有“广播台”三字的短袖衫,就可以在广场上通行无阻,许多~}
~{人还会拉着我们反映情况,要求广播。如果要上纪念碑,我就拿上两把钳子,说要检~}
~{修线路,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上到三层平台。~}

~{  到广播台来反映意见的群众是什么样的都有。有些来京上访的群众也集到这里,~}
~{甚至还打出了支援学生的旗帜。我们接待了一位外地来京上访的老大娘,她带着一种~}
~{很难懂的口音絮絮叨叨地给我们讲在家乡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我心里觉得我们完全~}
~{没有办法帮她,但仍耐心地听完她的讲述,答应有机会一定帮她反映。~}

~{  有一位自称山西某县团委书记的中年人,要求在广播台发言,讲他对形势的看法~}
~{。我要他写成稿子交给我们,他只在纸上写了几个中心词,说他讲话从来不打死板的~}
~{稿子,总是围绕主题自由发挥。我见他手里拿着个小录音机,就说那你在这里讲完了~}
~{录下来,把带子交给我们。我们听过觉得可以,就给你播。等他把带子录好,我拿到~}
~{广播台里让他们听一下,也不知后来有没有播。~}

~{  还有一个小孩,大概十来岁的样子,在上初中吧。说是从云南来的,带着全班同~}
~{学的捐款来北京交给绝食的学生。可是在湖南境内,钱就在火车上被人偷走了。我问~}
~{他现在身上有钱吗?吃过饭没有?他说都没有。我于是带他到纪念碑二层的财务部去~}
~{批了几十块钱给他,作为回家的路费和饭钱。回到广播台,我又拿了两个面包和饮料~}
~{给他,嘱他吃完后就赶紧买票回家,不要在北京瞎逛。可是他仍不肯离去,说是他带~}
~{着同学们的捐款出来,现在捐款让人偷去了,他的同学们或许还以为是他把钱化掉了~}
~{,回去没法交代。我于是找了张纸条,问清他的学校、年级和姓名,还有捐款数目,~}
~{就在条上写收到了某某同学多少多少的捐款,犹豫了一下,在最后签上了“吾尔开希~}
~{”的名字。我把这张纸条交给了他。我心想,我听的全是这个小孩的一面之词,可我~}
~{怎么能证明它的真假呢?只有姑且相信它是真的吧,免得伤害了这个幼小的心灵。~}

~{  还有一位北京的市民,说她邻居家的孩子来广场声援学生,在回去的路上出了车~}
~{祸,现在正在医院里。我于是写了一个稿子,呼吁大家帮助这个孩子并为其捐款。~}

~{  其它就是各种各样的稿件,有讲对形势的看法的,有给学生提建议的,有表示声~}
~{援的,有报告各种消息的,有揭露社会问题的,等等。~}

~{  过了中午,我觉得脚疼得厉害,就回到广播台里休息。做医护的两个女孩子要我~}
~{脱了鞋把脚给她们看看。我有些不好意思,可她们一再坚持。我于是脱了鞋让她们检~}
~{查。我穿的鞋不透气,昨天大雨时进了水,脚一直都是湿的,让水泡得发白。她们看~}
~{了说没什么,大概是站得太久,走动太多了吧。~}

~{  但是脚越来越疼,人也觉得很累,我决定回校休息。广场周围不可能有公共汽车~}
~{了,我忍着脚疼,一步一挨地从广场经南长街、北长街,走到景山前街,坐上了回校~}
~{的公共汽车。~}

~{  车子经过政法时,我觉得好多了,就下车到政法去看看情况。~}

~{  600里有不少人在,都是原对话团的一班人。快6点时,蒋夏带来了两个消息~}
~{,一是北高联已作出决定,马上停止绝食,改为静坐请愿。并且不要号召全国总罢工~}
~{。二是一些知识界人士发表了一个宣言,希望始终坚持非暴力的原则,警告政府不可~}
~{以非法调动军队和实施军管。~}

~{  对话团的一班人都很同意马上停止绝食,因为绝食已经进行6天了,群众已经唤~}
~{起,政府的嘴脸也已经暴露得足够了,再绝食下去,除了继续伤害同学们的身体外,~}
~{已没有任何意义了。但大家都担心在广场的绝食同学和绝食指挥部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于是大家议定了一下宣传的提纲,就出发去广场帮助说服绝食的同学及绝食指挥部~}
~{的柴玲等一班人。~}

~{  天黑的时候,我跟着他们的车又回到了广场。蒋夏他们进入绝食营地去做说服工~}
~{作。我则回到广播台。~}

~{  过了不久,就听说绝食指挥部在开会,讨论是否停止绝食。我和广播台的一个女~}
~{孩,叫汪红的,来到广场北端,等着绝食指挥部的决定。~}

~{  在广场北端一辆密闭的大客车周围,围了密密的一圈人,有许多记者和市民群众~}
~{。绝食指挥部正在车里开会,外面一圈纠察队挡着围观的人群。此时有许多人在用闪~}
~{光灯拍照,纠察的同学立刻叫起来,要大家不要用闪光灯,因为许多绝食的同学精神~}
~{已极度虚弱,不能忍受这种强烈闪光的刺激!混乱中有一个外国记者大概给推了一下~}
~{,立刻像让人踩了尾巴一样地跳了起来,大声地用中国话说:他打我,他像对待狗一~}
~{样地对待我!我不由得感慨老外对于自己受到的侵犯是多么的敏感!~}

~{  终于,结果出来了,绝食指挥部在征求了全体绝食同学的意见后,决定立刻停止~}
~{绝食。我拿了关于停止绝食的声明,就立刻送回广播台去广播。~}

~{  广播台前立刻又忙碌起来了。许多市民来反映他们不同意停止绝食的意见(当然~}
~{,同意的也就不来了)。有的说,你们绝食,全北京的老百姓都起来支持你们,现在~}
~{群众都起来了,你们倒停止绝食,这怎么行呢?哪怕你们来个轮流绝食,每批只绝一~}
~{天也行啊,可这面旗帜不能倒!~}

~{  我说绝食已经6天了,政府完全置之不顾,漠然处之。你说对这样的政府,继续~}
~{绝食还有意义吗?停止绝食并不等于停止运动,我们要在这里继续静坐。6月中时原~}
~{计划是要召开一次人大会议的,我们要一直坚持到那个时候。他们在大会堂里开会,~}
~{我们就在广场上示威,让他们再也不能说,政府是代表了人民的意愿的。~}

~{  就这样反复地与群众交谈着,解释我们停止绝食后仍会继续坚持。而群众的意见~}
~{主要还是担心绝食停止,运动没有了号召,会就此瓦解,使许多已经公开站出来支持~}
~{学生的群众受到伤害。~}

~{  夜深以后,广播台前终于静了下来。我又到广场北端的绝食营地转了一圈,回来~}
~{的时候正走到纪念碑下,忽然广场上的喇叭全响了!~}

~{  这是政府控制的那些安装在广场上的音柱,正在广播今天晚上首都党政军干部大~}
~{会上杨尚昆宣读的最后决定。~}

~{  在深夜宽阔的广场上空,杨尚昆那带着浓重口音的声音在回响着,宣布:军队进~}
~{驻城里,北京实行戒严!!~}

~{  忽然间我又有了那种恐怖的感觉,又仿佛看到一道黑色的铁幕从天边升起,正在~}
~{滑过整个夜空,马上就要把我们扣在底下了!~}

~{  随后我有一种激动和亢奋的感觉。站在深夜的广场上,在林立的营地中间,在巨~}
~{大的旗帜下面,仰视夜空,我有一种在战场上听到号角一样的感觉!~}


Six Years Ago This Day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八九学运的日日夜夜——一位清华学子的经历、见闻

~{      ◆◆◆◆◆◆◆◆◆◆◆◆◆◆◆◆◆◆◆◆◆◆◆◆◆◆~}
~{      ◆                        ◆~}
~{      ◆      华 夏 文 摘 增 刊       ◆~}
~{      ◆                        ◆~}
~{      ◆       八九学运史料 专辑        ◆~}
~{      ◆                        ◆~}
~{      ◆◆◆◆◆◆◆◆◆◆◆◆◆◆◆◆◆◆◆◆◆◆◆◆◆◆~}

~{            SUPPLEMENT TO~}

~{      ~}CHINA~{ ~}NEWS~{ ~}DIGEST~{ — ~}CHINESE~{ ~}MAGAZINE
~{(~}CND-CM~{)~}

~{·—·—·全球首家中文电脑期刊 中国新闻电脑网络(CND)主办·—·—·~}

~{         —— 增刊 第三十九期(一) ——~}
~{           (一九九四年六月四日出版)~}

~{ ~~~~~~~~~~~~~~~~~~~~~~~~~~~~~~~~~~~}
~{    谨以本期《华夏文摘》献给“六·四”中被屠杀、伤害的华夏儿女~}
~{ ~~~~~~~~~~~~~~~~~~~~~~~~~~~~~~~~~~~}

~{  中国只任虎狼侵食,谁也不管。管的只有几个年青的学生。他们本应该安心读~}
~{  书的,而时局漂摇得他们安心不下。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
~{  激发一点天良?~}

~{  然而竟将他们虐杀了!~}
~{               ——鲁迅 写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

~{————————————————————————————————————~}
~{             本期目录 (~}zk9406c1~{)~}
~{————————————————————————————————————~}
~{⒈【珍贵史料】 八九学运的日日夜夜——一位清华学子的经历、见闻(四之一)~}
~{————————————————————————————————————~}
~{    意见和建议请寄:~}cnd-cm@cnd.org~{,来稿请寄:~}HXWZ@cnd.org
~{  请在来稿中注明您的姓名和电子邮址(如愿用笔名或不署名也请注明),~}
~{     若是文摘,敬请详细注明原稿的来源和出版时间,谢谢!~}
~{  凡原载于本刊的文章,除非本刊另有安排,请勿在营利性出版物上转载。~}
~{ 本刊所载的任何形式的稿件均不一定代表编辑、《华夏文摘》或CND的观点。~}
~{————————————————————————————————————~}
~{【珍贵史料】~} or go to the end of this last column or back to TOC
~{            八九学运的日日夜夜~}
~{              ——一位清华学子的经历、见闻~}
~{〖荐者前言:~}

~{  乎乎近得好友一卷日记,记载那“惊心动魄的五十八天”中的所见所闻,读后真~}
~{令人重生感概,又牵衷肠!特输入电脑中。全文自4月15日至6月11日,并带后~}
~{记一篇。除了荐者已知的入狱或逃亡国外者,对其他人名都作了改动。作者保留一切~}
~{权利。~}

~{  希望网上的朋友,也能写出当时的见闻或了解到的故事,集腋成裘,为中国的历~}
~{史留下一份真实的记录。~}

~{  若能讲讲自己马后炮的总结与评说,也非常好。〗~}

~{     · — ·— ·— ·— ·— ·— ·— ·~}

~{⊙ 1989年4月15日 星期六~}

~{  下午上自习。5点钟从四教出来,外面刚下过雨,天空阴郁,空气潮润。长长的~}
~{校路两侧,高大的杨树枝叶茂密浓绿,形成一条湿绿浓荫的长廊。~}

~{  骑车回宿舍,快到十食堂时,赫然看见十食堂前的广告栏上贴着大幅的白纸,上~}
~{书大字“耀邦永垂不朽!”。~}

~{  心里格登一下,太突然了,这是谁开的玩笑?想想今天也不是4月1日,再说谁~}
~{会用这种事开玩笑。~}

~{  回到宿舍一问,原来确有其事,胡耀邦于今天凌晨逝世,广播里都讲了。~}

~{  心里很不好受。想想胡的经历,下台这几年来,既不能做,也不能说,还要被人~}
~{摆在政治局里作为党内团结的象征,真是太可怜了!再联想到他下台的原因,想到他~}
~{在这国家多事之秋,忽然长逝,连一句话都没能留下,他心里该有多少的遗憾和想法~}
~{,都再没有机会表达,真让人同情和惋惜!~}

~{  胡是在86年的学潮时因为态度不坚决,或者说同情和助长了学生的行为而下台~}
~{的。他是中国领导人中唯一一个能够用平等、理解和协商的态度来对待知识分子以及~}
~{学生的人。他对学潮的态度,以及他以往在解放“文革”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落实~}
~{知识分子政策上的工作,赢得了知识分子的尊敬和学生的赞赏。而他也终因此而下台~}
~{。今天,在他担负着“党内问题”的阴影,默然辞世的时候,作为我们这些学生,如~}
~{果不能有所表示,那还有什么民意可言呢?如果当一位能够善待群众的领导人逝世时~}
~{,不能听到群众的赞扬和悼念,又怎么能抑恶扬善呢?~}

~{  我对亚源他们说,咱们也写一幅贴出去吧。大家一致赞同。我拿来学国画用的宣~}
~{纸、墨、笔,由亚源写了“耀邦,我们心里难受”。~}

~{  我觉得“难受”这两个字足以表达此刻我们心中的种种复杂的感受。~}

~{  写好后,又落上“物理系六、七字班”的款,大家就拿了浆糊出去贴。我们估计~}
~{,到了明天,十食堂前肯定就都贴满了,我们这么早贴,到时肯定会被别人的盖了。~}
~{于是决定贴到三教前的广告栏去。大家便一起骑车过去贴了。~}

~{⊙ 1989年4月16日 星期天~}

~{  今天早上起来,首先关心的是贴出去的悼词怎么样了。吃早饭时(8点多了),~}
~{到十食堂前一看,果然贴得铺天盖地的。以往大家贴广告,只要没地方了,就会新的~}
~{盖旧的,层层叠叠起来。但这次对于悼词,大家都注意不覆盖前人贴的,广告栏贴完~}
~{了,于是食堂的外墙,树上,周围的楼墙上,都贴上了。更有长长的挽联从食堂屋顶~}
~{上挂下来。~}

~{  骑车到三教前去看,这里还没有热闹起来。我们贴的大幅悼词赫然在目,成为进~}
~{入清华的人看到的第一幅悼词。~}

~{  中午吃过饭后,听说北大已贴出了很多大字报,大家便决定过去看看。骑车到了~}
~{北大,三角地的广告栏果然贴出了不少大字报,也可以说是小字报。来这里看大字报~}
~{的人很多。我们分头挤入人群去看,其中有纯悼念的,有从胡身上讲到政治问题的,~}
~{有纯讲政治问题的,大约各占三分之一。~}

~{  其中有一首诗挺有意思,摘录如下,~}

~{    要等就等一万年~}
~{    要把猴子等成人~}
~{    要把凡人等成神~}
~{    要把红旗等成裹尸布~}
~{    要把猴子等成达尔文~}

~{  这些大字报,嘻笑怒骂,或庄或谐,看了之后,真令人感叹作者的才思和文笔。~}
~{看来这大学生里有些人是真有才啊!~}

~{  又看到一张悼念胡的大字报,说到对胡的逝世深感悲痛,不由得纵声一哭。在“~}
~{哭”字旁不知谁批道,春天到了,猫儿就叫春了。在这个批注旁又有人批道,你奶奶~}
~{死了,你哭,是猫儿叫春吗?也算是大字报一景。~}

~{  看完大字报回来,我对那些表达政治不满,明显想掀起一场运动的大字报有些不~}
~{以为然。~}

~{  我觉得这一次,只要充分地表达出群众对胡的褒扬和赞许就行了。要让共产党和~}
~{政府看一下,一个被他们贬损的人,人民却在赞扬他,这就足够了!至于再扯别的东~}
~{西,道理固然是那个道理,但说了又能怎样?闹起来又能怎样?中国是不会因此而改~}
~{变的。~}

~{⊙ 1989年4月17日 星期一~}

~{  今天校园里的挽词与大字报继续在增加,清华也开始出现政治问题的大字报了。~}
~{十食堂前贴得越发铺天盖地,贴的范围也在扩大,而不少旧的已不得不被覆盖了。~}

~{  中午午饭以后,系里学生组的西扬和铎元老师,召集了一些班干部和同学到宿舍~}
~{楼的活动室开会,介绍了胡去世的经过。目的显然是为了澄清正在流传的关于胡是在~}
~{政治局会议上被气死的传言。~}

~{  不过我认为这倒是小节。这种传言得以流传以及学生们所表达的情绪后的群众基~}
~{础,才是政府和党应该正视的东西。如果只是一味地解释这些小事,对群众的真实情~}
~{绪和要求漠然视之,好像群众只是因为听信了一些谣言而受骗上当的,这也太贬低群~}
~{众的智商了。既不解决问题,又徒然引起大家的愤怒!~}

~{  不过,政府这次这么快地作出反应,会上介绍的情况又如此诚恳,让人觉得有点~}
~{一反常态。为什么他们如此重视这个问题,是否已预感到一种严重的危险?在我看来~}
~{,学生的这些大字报不像能闹出什么大名堂的样子。~}

~{⊙ 1989年4月18日 星期二~}

~{  校园里的大字报继续增加,新的不断出现,政治味越来越浓厚。其中一些指名道~}
~{姓地把矛头指向李鹏。对此我是不以为然的。我跟别人说,中国的政治都遮在一道黑~}
~{幕背后,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那后面发生了什么。每一位领导人在报纸、新闻中看~}
~{来一个个都是道貌岸然,仿佛庙里的神像,谁也不知道他们各自究竟在政治中扮演了~}
~{什么角色。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把矛头指向某一位领导人,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要~}
~{说,李鹏也不一定该为目前这些经济,社会问题负责,他上台还不到一年,而此前搞~}
~{经济的一直是赵紫阳呀。~}

~{  这些天,大家也一直在议论现在的形势。毛毛告诉我,早就有传言说今年5·4~}
~{会发生一场学潮,而各校领导也早就接到了指示,要注意学生的动向。~}

~{  我对此感到奇怪,我觉得这几天得以出现这些事情,完全是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
~{。我一点也看不出在4月以前,有什么东西可以注定今天这些事情的发生。~}

~{⊙ 1989年4月19日 星期三~}

~{  新的大字报继续出现。开始听到有人到广场悼念、游行、演讲的消息。同学们都~}
~{说要到广场去看看。~}

~{  晚上的电视新闻里,说有部分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不听劝阻,要求对话,并冲~}
~{击新华门。电视里播出了新华门前的镜头,只见学生和警察一外一里地挤在那里,大~}
~{家都动弹不得,气氛倒一点不激烈。又播出了几个武警战士流着鲜血的脸,说是被扔~}
~{进来的汽水瓶砸的。~}

~{  看了这个消息大家都很兴奋,不少人要马上到新华门去看看。想到从清华到广场~}
~{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车,我就不想去,另一位同学把我的车给借走了。~}

~{⊙ 1989年4月20日 星期四~}

~{  天还没亮,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有人把我叫醒,还了车钥匙,倒头又睡。~}

~{  早晨起来,就听见满楼道都在讲昨天晚上警察打人的事情。是昨晚去新华门的同~}
~{学带回来的消息。他们有的人据说也被警察打了,有的说在西单设了警戒线,过不去~}
~{。~}

~{  我认真地问了一下,看来打人的事是确实的。而且不只在新华门前打,大概在驱~}
~{散的过程中,向西一直追击到电报大楼。据说,连沿途出来卖早点的小贩都不能幸免~}
~{。~}

~{  吃午饭的时候,到十食堂前,发现已贴出了许多控诉昨夜暴行的大字报。我想那~}
~{上面描述的场面也许有些夸张,但这样的事也绝对是有的。只差在烈度和数量的多少~}
~{而已。在这个社会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警察对一切被“合法”地置于他们棍棒下的~}
~{人的粗暴,是一点也不觉得奇怪的!~}

~{⊙ 1989年4月21日 星期五~}

~{  大字报在继续揭露“血案”,号召人们起来抗议,要求惩办凶手,澄清真相。~}

~{  是啊,在中国,像这样粗暴地对待群众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没碰到我们头上,~}
~{我们也管不了。现在既然碰到了我们头上,如果我们一点反应也没有,那真是让人欺~}
~{负到家了。~}

~{  今天看报纸,对于这件在各校早已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报纸上只有短短的一条报~}
~{道,说昨天凌晨为维护正常秩序而执行清理云云。新闻舆论的这种迟钝,或者说漠然~}
~{,也是激起同学们怒火的一个重要因素。碰到这种事情,你在报纸上一点看不到自己~}
~{的意见和声音。你只有自己上街去喊去叫,即使那样,报纸上也仍然可能见不到一点~}
~{消息和报道。~}

~{  尤其令人气愤的,是“清理”一词,大家一致对此表示愤概。把我们当什么了,~}
~{垃圾吗?~}

~{  又看到以“高联筹委会”名义的大字报说,今天晚上到师大誓师,游行到广场,~}
~{抗议暴行。大家也都知道,明天,胡的追悼会将在大会堂举行,据说按惯例广场今晚~}
~{12点要封场。选这个时机去,正是要和他们较量一下。另外还可以悼念胡,的确是~}
~{一举两得。我决定晚上看看情况,如果组织得好,整个活动值得信任,就一起去看看~}
~{。我倒要看看警察是怎样打人的。~}

~{  傍晚的时候,换了球鞋,在十食堂吃了晚饭。出来的时候,十食堂前已聚集了很~}
~{多人。过了一会儿,见一个穿军褂的瘦个子青年站上了一张桌子,他说,我们这次游~}
~{行一定要注意保持和平,我们的口号是反对暴力,抗议暴行,惩办凶手,澄清真相。~}
~{至于别的,就喊一个,要新闻自由。除此之外不要乱喊,尤其不要跟着队伍外的人乱~}
~{喊。~}

~{  他这几句话,一下子赢得了我的信任,相信周围的人也有同感。看来不是瞎胡闹~}
~{或者太偏激的样子,可以跟着去看看。~}

~{  这时侯有另一个人擎着一面大旗从4号楼的方向跑过来,白布上用墨笔写了“清~}
~{华人”三个大字。于是队伍开始移动了,说是出西门去和北大会齐。但有些人又说,~}
~{干嘛要去北大,我们直接去师大不就行了吗。于是有一部分人走南门去师大,大部分~}
~{人出西门去北大。走到化学馆前时,我回头一望,队伍很长,人也很密,估计有好几~}
~{千人了。~}

~{  队伍出了西门,就看见前面见过的那两个学生,还有昭雄,还有另外几个人,在~}
~{跑前跑后地维持秩序,并号召同学们出来作纠察队。又有人说要队伍两边的同学把手~}
~{拉起来,防止队伍外的人混进队伍,也防止队伍被冲断。这样拉着手,走路就得侧着~}
~{身子,开始很别扭,可快到北大时,队伍两侧的同学差不多都把手给拉起来了,形成~}
~{了两条护卫队伍的长长的手链。我和亚源,毛毛他们也加入了手链的行列。~}

~{  队伍很快进了北大的东门,北大的同学们还没集合起来,有许多同学在校道两边~}
~{欢迎我们。于是队伍穿过北大,从北大南门出去,沿海淀路继续南行。~}

~{  队伍靠着马路内侧走。队伍很长,长长的手链使队伍变得紧密,整齐而壮观。~}
~{这就是清华人特有的风格,纪律,秩序和实在。~}

~{  此时天色已渐渐暗下来,队伍走到黄庄附近停了下来,说是让北大的队伍走在前~}
~{面。清华的队伍稍向外让,在马路内侧留出一条通道,后面北大的队伍赶了上来,由~}
~{于赶得急,队伍拉得很长,也很稀疏。~}

~{  过了很长时间,北大的队伍过完了。清华的队伍继续前进,手链自始至终没有放~}
~{下,过了一个路口又一个路口。~}

~{  大约8点多时,走到人民大学。人大的队伍据说已先行到师大去了。不过人大临~}
~{街的宿舍仍有许多窗亮着灯,有些同学在大声地欢迎我们,这样大概又从人大带出了~}
~{一些人。~}

~{  队伍在人大南边的路口折向东,向师大方向走。10点半左右到了师大。这时队~}
~{伍已经很长很长了,各学校的都有。师大门口也聚集了很多人。此时再举行什么誓师~}
~{会已属多余,也不可能了。于是队伍没进师大,继续向南前进。~}

~{  队伍沿着这条南北向的通衢大街一直往南走。不知什么缘故,渐渐地两侧手链的~}
~{行进速度与中间的队伍不一致起来。有时两边的手链不动,中间的队伍在走,有时中~}
~{间的队伍走得很慢,而两侧组成手链的同学却被扯得疯跑起来,有些地方跟不上就断~}
~{了,立刻就会有中间的同学跑出来接上。~}

~{  大约零点时分,队伍在西单附近停了下来。这一停停了很久,大家也不知道前面~}
~{发生了什么事。~}

~{⊙ 1989年4月22日 星期六~}

~{  零点时分,队伍在西单停了下来。大家在议论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前面有消息传~}
~{下来,说是正在安排进入广场的事情。是在安排次序还是位置什么的,也可能有别的~}
~{原因。总之,队伍停了很久。这时候我想,这么大规模的行动,的确需要很好的组织~}
~{。尤其是消息的传递要及时,真实,让每一个参与者都及时了解现在的真实情况。否~}
~{则,就容易出问题。譬如现在,如果有人从前面跑下来说前面发生了什么非常事件,~}
~{即刻就会引起后面不清楚情况的同学的错误行动,从而造成整体的混乱。~}

~{  幸好,还没有这样的坏人,而广大同学都特别注意维护行动的秩序和平稳。~}

~{  同学们利用这段时间休息,有的离开队伍到附近的公厕去。回来时都要看过学生~}
~{证或经队伍里的同学承认才能穿过手链进入队伍。大家都很自觉,很配合,表现出一~}
~{种为同一目标而一起行动的团结。~}

~{  说来也怪,从清华走到西单,这段骑车要一个小时的路程,竟然不觉得怎么累,~}
~{似乎很快就走到了。~}

~{  在队伍行进的过程中,路边不断有行人向我们表示支持和声援。更有人看着长长~}
~{的队伍发出惊叹,说清华的三万人都出来了。其实清华全校的学生只有一万几千人,~}
~{这次我估计出来了五、六千人。~}

~{  队伍终于开始动了,走上了宽阔的长安街。当队伍的先头进入广场时,队伍的尾~}
~{部还未离开西单,队伍每排4、5人,走得很密,估计有一万多人。~}

~{  进了广场,中间的同学往前走,在正对纪念碑的空地上坐了下来,而拉着手链作~}
~{护卫的同学则向左右拉开,用长长的手链在广场上围出一大块空地,准备让所有同学~}
~{都在此圈内就坐。护卫线拉好后,大家原地坐下。每一个越过护卫线的人,都要出示~}
~{学生证或校徽,如果不是学生,我们就不让他进,或让他到专设的几个出入口去交涉~}
~{。大多数围观的市民都很理解我们,只站在线外围观,一边赞扬学生们组织得好。~}

~{  各校的队伍在继续进场。一个外国记者扛着摄像机越过了纠察线,旁边的同学就~}
~{说,老外不是学生,也不能进去。几个同学就跑过去把老外劝了出去。~}

~{  不久,又有两个青年越过了纠察线。我们的同学上去劝阻,他们不听,说,这是~}
~{市政府规定给老百姓遛弯的地方,凭什么你们学生就把它占了不让人走?我听了这话~}
~{也不知该如何反驳,可看这两个人一副痞子相,明摆着是要进来捣乱的,也不能听之~}
~{任之啊。几位同学只得好言解释,这两人仍是不听,继续往里闯。这时来了个老师模~}
~{样的中年人,对几个同学说,没事,你们几个跟着他们,他们走到哪你们跟到哪,一~}
~{直跟到他们出纠察圈为止。我想这真是个好办法。这中年人还说,这两个人前两天晚~}
~{上他也见过,来广场就是起哄,捣乱的。~}

~{  我看事已解决,就退回纠察线上坐下。那中年人则一直在跑来跑去地指挥纠察。~}


~{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学生的队伍早已进完。各校分区坐在纪念碑前。纪念碑上~}
~{有一些花圈、悼词、挽联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胡的巨幅画像,摆在纪念碑浮雕座~}
~{的正上方。~}

~{  最早进入广场的是天津南开大学的几百名学生。他们是下午从北京火车站出来就~}
~{直接到广场的。现在场内有清华、北大、师大、人大、北钢、北工大和政法等大学的~}
~{学生。~}

~{  坐在纠察线上,远远地望见有几个人蹲在纪念碑前在商量什么,好像是各校的代~}
~{表在讨论什么事。过了一会儿,就看见几个人走上了纪念碑,对着胡的像宣誓,转过~}
~{身来,又对着同学们宣了誓,并宣读了刚刚拟定的几条与政府交涉的要求。大意是,~}
~{重新评价胡的功过是非,否定所谓“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调查4·20打人真相,~}
~{惩办凶手,新闻自由,公正报道等,共7条。~}

~{  又过了一会儿,有人组织了新的纠察队来换班,一队队拉着手的同学过来替换我~}
~{们。我于是回到清华的队伍,找到几个本系的同学一起坐下来休息。~}

~{  4月的北京,晚上的气温都在摄氏十度以下,广场上没有挡风的地方,大家只有~}
~{挤坐在一起,以御寒冷。~}

~{  由于担心凌晨时警察会来清场,大家时刻都注意着周围的动静。我实在是累了,~}
~{反正有这么多人警戒着,我就把头埋在臂弯里打起瞌睡。~}

~{  迷迷糊糊之中,似乎有好几次听见大家喊警察来了,但最终什么事也没有。~}

~{  一觉醒来,腰酸背疼,浑身发凉。于是站起来四处走走。此时天色一片漆黑。我~}
~{到广场南端上了厕所,转回来时,发现场上的人数比初入场时少了很多,纠察线也没~}
~{了。四外也没有什么人。同学们都密集地挤坐在纪念碑正面的广场上,最前面有一堆~}
~{人围着,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有人坐在内圈演讲。~}

~{  转了一圈又回到队伍里坐下,和旁边的人聊天。他告诉我,在政治局会议上,杨~}
~{尚昆曾提出要进行军管。我听了觉得莫名其妙。军管?杨主席何出此言?~}

~{  在4月的北京这个清冷的夜晚,坐在空旷的广场上,我怎么也不能把军管与眼前~}
~{的事情联系起来。况且,这个会议显然是在今天以前开的,是什么东西令杨主席一下~}
~{子说出如此强烈的字眼?~}

~{  天渐渐亮了,广场上的同学们开始活动起来,广场上其他的人也渐渐多了。快5~}
~{点时,我来到国旗杆下,这里已聚集了很多人。5点多的时候,国旗班的战士扛着国~}
~{旗出来了,迈着正步走过金水桥,长安街,来到国旗杆下,用一个接一个的规范动作~}
~{,挂旗,升旗。不是节庆日,所以,人只有两个,也没有国歌,一切都不如我想像中~}
~{的有气势。~}

~{  转过头来,在晨曦中见到一队同学在广场上跑步,领头的就是那个在十食堂前站~}
~{上桌子的同学,他叫查敏。~}

~{  顺着开阔的长安街向东望去,天际已显出明亮的霞光。黎明的广场,充满了朝气~}
~{和希望。~}

~{  到了上午8、9点钟,不知怎的,广场上的学生又多起来了,纠察线也重新拉了~}
~{起来。但今天广场上的游人并不多,因为上午大会堂要开追悼会,广场外围布置了警~}
~{察的警戒线,游人进不来。我没离开广场,这是听上下班路过的人讲的。~}

~{  过了一会儿,学生代表向我们说,已和治丧委员会交涉好,追悼会期间学生在广~}
~{场上,通过广场上的音柱广播追悼会实况。~}

~{  过了一阵,音柱响了。追悼会开始,广场上一万多学生全部起立,在哀乐声中肃~}
~{立默哀。大家一直默立着,直到追悼会结束。~}

~{  追悼会结束后,在代表的指挥下,学生们从纪念碑正面转移到面对大会堂东门的~}
~{广场上。此时马路对面已布置了由士兵组成的警戒线。他们身穿军服,腰扎皮带,空~}
~{着双手。学生的队伍就在马路这边,正对大会堂东门坐了下来,纠察队则拉着手站在~}
~{外围,我站在队伍最后面的纠察队里。~}

~{  远远地望过去,参加追悼会的人正在退场,纷纷地从大会堂的台阶上走下来,钻~}
~{进汽车扬长而去,对面前静坐的2万多学生,完全视而不见。~}

~{  这时学生们喊起了“对话,对话”的口号,许多同学在翘首张望,看李鹏是否会~}
~{从这里退场。~}

~{  很快,参加追悼会的人都走光了。远远地望见有个身穿白衬衣,身形略胖的人在~}
~{大会堂的台阶上。又看见几个学生走过马路,到那边在交涉些什么。~}

~{  追悼会后,胡的灵车,据说按惯例是要从东门前这条马路通过的。~}

~{  过了一会儿,看见走出去的几个学生退了回来。同时,马路对面的士兵并排向马~}
~{路这边走来,一直走到学生队伍的前面,前排的同学站了起来,后面的同学也站了起~}
~{来,再后面的同学看不清前面的情况,也跟着站起来往前涌,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这时,坐在队伍最后面的同学们急了,大家一起有节奏地喊,“一二,坐下,一二,~}
~{坐下。”渐渐地,前面的同学坐了下去,而走过来的士兵也排成一排与学生面对面地~}
~{坐了下来。~}

~{  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据说灵车以从别的门开走了。马路队面又开来一队一队士~}
~{兵,都是扎腰带,空手,在大会堂前布下了一道又一道人墙。~}

~{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学生们一遍一遍地呼喊要求对话,和平请愿的口号。而见到~}
~{的只是一队队面无表情的士兵。几个代表不断的越过人墙到大会堂去交涉。~}

~{  这时,由于追悼会结束,外围警戒线撤除,广场上的游人多起来了,很快恢复了~}
~{往日游人如鲫的场面。而这静坐抗议的2万多学生,立刻成为人们注意的目标,人们~}
~{纷纷围过来看个究竟。人很快围了密密的一圈,外面的人看不见里面的情况,就往里~}
~{挤,而大量的人还在继续围拢过来。纠察队现在已不是手拉手,而是手挽手地拼命抵~}
~{抗着人潮的压力。~}

~{  我心里觉的不妙,中国人的习惯,向来是哪里围的人多就往哪里凑,这人越围越~}
~{多,一旦拥挤践踏起来可就危险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只有挽紧手,拚力用~}
~{脊背抵抗着人们的压力。我同时大声地回答周围群众的提问,解释我们来这里的目的~}
~{,试图缓解一下人们好奇的压力,求得大家的理解和协助。~}

~{  这个时候,看见前面的代表在向同学们宣布什么东西,前面的同学都活跃起来了~}
~{。后面的同学不知何事,纷纷叫前面传下来。很快有纸条传下来,也有人走下来说,~}
~{李鹏已答应对话,时间我记得是下午1点,也可能是2点。同学们于是决定等待。~}

~{  这时有一只大乌鸦,像一片黑色的纸鸢,在大会堂的屋檐前缓缓地滑过,同学中~}
~{爆发出一阵哄笑。~}

~{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快到中午了。广场上的游人已没原来多,围观的人也不~}
~{再往前挤了,纠察队的压力缓解了不少。大家对李鹏答应对话的消息本来就有所怀疑~}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发不相信了。~}

~{  这时看见有三个代表走过了士兵的封锁线,走上大会堂的台阶,在台阶顶上跪了~}
~{下去!中间的一个,好像是查敏,手里高高举起一个纸卷,那里面写着此次的七条请~}
~{愿要求。~}

~{  这个行动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骚动。我和周围的同学非常不满,大家纷纷地喊:~}
~{“站起来,站起来”。是啊,凭什么要跪呢?~}

~{  我心里觉得这个行动未免有些太夸张,有煽情的意图在里头。~}

~{  三个学生依然跪着,前排同学的情绪明显地激动了,纷纷站了起来。后排的同学~}
~{又多次地喊:“一二,坐下,一二,坐下”。前面的同学终于又坐下了,但最前面的~}
~{几排同学依然站着,原先坐着的第一排士兵也站起来了,双方的冲突倾向在增强。~}

~{  时间在推移,每一分钟都走得那么慢。三位学生依然跪着,请愿书高举过头。我~}
~{远远地望着大会堂,在正午明亮的日光下,空气中却弥漫着淡淡的尘埃,大会堂巍峨~}
~{的轮廓,屋檐下硕大的国徽,台阶上三个长跪的身影,台阶下一道道层叠的军装,一~}
~{切都笼罩在明亮而迷蒙的雾气中,给人一种遥远而不真实的感觉,像是一部旧的新闻~}
~{纪录片的镜头。~}

~{  我知道,历史正在我的眼前发生!~}

~{  这个时候,有一位同学被从前面扶了下来,他已经激动的不能自持了,“凭什么~}
~{,凭什么给他们跪下?”他声泪俱下地说。旁边的同学都想法安慰他,想让他平静下~}
~{来。~}

~{  这时前排同学的情绪再一次激动起来,向前涌动,前面大概也有纠察队,在拉着~}
~{手拦住这些要冲上去的同学吧。~}

~{  旁边一些市民就说,你们可千万不要往上冲啊,他们正等着你们这么干呢。你看~}
~{吧,你们要往上一冲,这些兵保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明天你就会在报纸上看到士~}
~{兵被打,被踩伤,大会堂被砸的消息。马上他们就有借口对付你们了。~}

~{  后排的同学由于离得较远,情绪基本都能保持稳定,大家又多次呼喊前面的同学~}
~{坐下。~}

~{  在这个过程中,大会堂里曾有几个人走出来想扶三个同学起来,要接他们的请愿~}
~{书。但他们执意不肯,大概是不愿交给这几个毫无权力的工作人员,一定要逼政府领~}
~{导出面接见学生吧。~}

~{  又过了好一阵,三位跪着的同学终于站了起来,退回了队伍中。前面的代表在紧~}
~{张地商量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听到前面有人用手提喇叭对同学们说,鉴于目前场上~}
~{气氛非常紧张,为了避免发生危险,现在开始退场,请大家保持秩序,等等。~}

~{  队伍开始动了,向广场西南方向移动。纠察队继续拉着手护卫着队伍行进。同学~}
~{们议论纷纷,都非常气忿。队伍里已出现“罢课”和“五·四再来”的声音了。~}

~{  从这次示威请愿的整个过程看,虽然存在有意激化同学情绪的行为——下跪,但~}
~{是,从昨晚到现在,各学校近2万名学生在广场进行了长达12小时的静坐和请愿,~}
~{到最后政府居然连一个代表都不能派出来面见学生,连接一下请愿书这样的例行程序~}
~{都不做,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这是对在场2万名学生的蔑视,是对全体学生乃至人~}
~{民群众的意见的蔑视!这种迟钝,漠然和蔑视,正是官僚们,领导们对待群众的一贯~}
~{作风。就冲这一点,这件事就得闹下去!~}

~{  面对2万人的呼声,政府连一点反应都没有。这还是一个自我标榜为为人民服务~}
~{,虚心接受人民意见的政府呢!~}

~{  队伍沿着前门西大街往西走。从昨晚6点到现在,经过近20小时的奔波劳累后~}
~{,大家都很疲劳了,队伍已不再整齐,纠察队也撤了。大家一边气忿地议论着,一边~}
~{向前行进。我看到卓生非常气愤地在路边向行人讲这次请愿的经过。许多同学在到路~}
~{边买汽水和食物时,也纷纷向关心的行人讲述请愿的遭遇。行进中,不断有人给我们~}
~{送来整盒整盒的冰棒。~}

~{  由于大家都很疲劳,有许多同学离开队伍去坐公共汽车回校。有的学校还派了车~}
~{来接本校的学生回校。有些同学则不好意思,要坚持走回学校。不过,大家都劝女同~}
~{学以及体弱,疲劳的同学乘车回校。~}

~{  过了复兴门以后,又有一批同学乘车回校。车上车下的同学挥手告别,相约继续~}
~{斗争。~}

~{  剩下的人,不多了,但都是坚决要走回学校的。我们沿西二环路往北走,一到西~}
~{直门。师大的同学告别回校了。~}

~{  剩下的清华,北钢,北航的同学继续往北走。走到蓟门桥时,我觉得实在是太累~}
~{了,想想前路还这么远,简直不可能走回去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辆空的公共汽车~}
~{追上了我们,司机师傅让我们上车,要送我们回校。我们仍是执意不肯,继续前进。~}
~{过了一会儿,司机师傅捧着一箱苹果跑上来送给我们。这苹果又小又青,在平时,我~}
~{是决不会买来吃的,可现在,简直是雪中送炭呀。我吃了一个苹果,立刻感觉好多了~}
~{,精神又来了,走回清华完全不成问题。~}

~{  大约下午3、4点钟的样子,回到了清华。精神居然还很好,不觉得怎么累。十~}
~{食堂前已贴出了讲今天请愿的大字报。罢课的呼声已经越喊越高了!是啊,事情不能~}
~{就这么完了!再说了,不罢课怎么行,下星期一还有期中的最后一门考试呢,现在这~}
~{么累,怎么复习得了,又怎么静得下心来复习呢?罢,罢,罢,一定要罢!~}

~{  回宿舍时,在楼梯上碰到昭雄,我说,老昭,组织得不错。昭说,怎么是我组织~}
~{的呢?一边就跑上楼了。~}

~{⊙ 1989年4月23日 星期天~}

~{  今天上午起来,就担心不知道罢课的事怎么样了。清华的同学我知道,学习这个~}
~{东西是很看重的,要罢课可不那么容易。~}

~{  跑到本班的宿舍,迎面碰到班长,他说正要去找我,说是各班投票表决是否罢课~}
~{,问我投什么票。我说当然是赞成罢课。班长说那行,其实咱们班的结果也定了,同~}
~{意罢的是大多数。~}

~{  等进了他们的宿舍,见到西扬老师正在和同学谈话,安慰他们说不要担心,对于~}
~{罢课影响了的课程和考试,期末时学校是会考虑到这个特殊原因的。我听了这话很奇~}
~{怪,学校居然这么快,这么容易地接受了罢课,仿佛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同时也很高兴,既然学校已是这个态度,那么罢课显然已无任何顾虑~}
~{,准成了!~}

~{  中午吃饭的时候,看见十食堂前贴出了署名“清华筹委会”的大字报,说是为了~}
~{组织好这次运动,有必要成立一个组织,下午各系到主楼前开会,产生代表组成筹委~}
~{会。~}

~{  下午,楼道里的同学们都要去开会。大家在楼前集合,找了两根竹竿,小胖把他~}
~{的一条旧的白床单撕了,大家写了“坚决罢课”等口号,做成横幅,其他一些同学还~}
~{撕了些布条绑在额上,也写了“罢课”等字,然后大家一路游行到主楼。~}

~{  到了主楼前的空地上,这里已聚集了很多同学。大家进场坐好,主楼的台阶上站~}
~{了些人,大会就开始了。号召每系推选,自荐也行,两名代表,组成筹委会的各系代~}
~{表大会,为立法与决策机构,再从代表中选一些人担负各部的工作,执行实际工作。~}


~{  很快代表都上了台。大部分是自己主动走出来的,昭雄,查敏,都在其中。学仁~}
~{也走了上去,他是我们系的学生会主席,我对他可没什么好感。其他一些人也引起了~}
~{同学的争议,同样因为他们是学生会的干部。~}

~{  不过很快地,代表还是确定下来了。会上宣布,筹委会将马上建立各个工作部,~}
~{请愿意参加工作的同学前去报名。工作地点现考虑借用18号楼的校学生会办公室。~}
~{并宣布明天举行校内游行,正式罢课。~}

~{  会议结束后,我们一帮人又举着横幅,游行返回了宿舍。~}

~{  今天楼道里的同学们都在纷纷议论昨天的请愿。亚源他们几个当时在前排,他说~}
~{,前排和后排的气氛就是不一样。前排的气氛真是太激烈了,那些士兵就在你跟前啊~}
~{,双方对立冲突的情绪非常强。~}

~{  也有同学在打听三个下跪的学生是谁,大家都觉得这是成心煽动的行为。有人说~}
~{现在党内斗争很激烈,要注意有人想利用学生。~}

~{  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要求,不管他共产党内谁上台谁下台~}
~{,我们的要求都是一个,要民主,自由。具体地说是公正对待学生运动,新闻要自由~}
~{,公正报道。像昨天那样对广大同学的呼声毫不理睬的行为要坚决反击!~}

~{  今天还看到一张自称北大一学生的大字报,说4月19日晚冲击新华门的事是北~}
~{大的李淑娴教授(方励之的夫人)和王丹等组织的,有意激起警察打人,事后更极力~}
~{渲染为“血案”,以便激起同学义愤,扩大运动。读后不禁一惊,想想这事也是极可~}
~{能的。可是,政府的行为难道就对啦?就冲政府处理这些事情时所表现的态度,我们~}
~{就有闹下去的必要!~}

~{⊙ 1989年4月24日 星期一~}

~{  上午,举行校内游行。同学们聚集在十食堂前,筹委会的人统一了一下口号,大~}
~{家便沿校道往南走。原计划是不出校的,可走到去主楼的十字路口时,前头没有拐弯~}
~{,继续往南,奔南门去了。怎么临时变卦了,我和一些人挺着急。有的人则说,大家~}
~{的情绪很高,走出去扩大一下影响也好。~}

~{  队伍出了南门,转向东,看来是要沿清华外围转一下,从东门回校。这段路倒也~}
~{不长。经过路口时见筹委会的人在维持秩序,挺着急地来回跑着,看来他们也希望队~}
~{伍尽快回校。~}

~{  队伍进了东门,经过主楼,又回到十食堂前,就散了。学生的罢课就这样确定了~}
~{。~}

~{  但老师们并没有宣布罢教,所以还要按点到教室去。听六字班的同学讲,我们在~}
~{校内游行时,六字班有几个女生还真去上课了,大概心里还有些不踏实吧。到了教室~}
~{见空荡荡的只有一个老师坐在那里,老师问她们,来干什么?挺高兴地要和她们聊聊~}
~{。她们说来上课,老师立刻就说,你们是不是缺心眼儿啊!~}

~{  其它教室的情况大概也差不多,不是一个学生也没有,就是只有一两个学生在和~}
~{老师聊这些天的事,课是上不成了。~}

~{  中午在宿舍里聊天。有个叫泉仁的六字班的同学讲了很多。他说开头以为同学们~}
~{不过是闹一下就完了,没想到大家竟是这样认真,这样坚决和团结。他22日早晨到~}
~{广场去看,很受感动。大家一晚上走到天安门,一宿又冷又饿,却仍在那里坚持,真~}
~{不容易!同学们这么辛苦,这事咱们要好好干!~}

~{  泉仁的家在四川攀枝花,一个偏僻的钢铁工业城市。他们家是支边去的。他接着~}
~{谈起所见所闻的社会上种种不公正,丑恶的东西,引起了大家的同感。说完,泉仁就~}
~{走了,像是要去参加筹委会的工作。~}

~{  我很佩服这种人,这是一种说了就干,能任事,而且敢作敢当的人。~}

~{  下午,200里就忙开了。大概18号楼校学生会的办公室一时借不到,我们1~}
~{6号楼200室就成了筹委会的办公地。2点多时还来了一大帮记者,国内国外的都~}
~{有,采访,拍照了好一阵。大概是筹委会组织的记者招待会吧。~}

~{  200旁的活动室成了宣传部的印刷间。屋里摆着几台手推式油印机,同学们在~}
~{忙着印刷传单,宣言,请愿要求等宣传品。干印刷的大都是这层楼里六字班的同学,~}
~{我也加入了。~}

~{  宣传品不断印出,各系的分会都来取,还有好多同学直接来领取,供上街宣传之~}
~{用。已经开始有同学三五个一组,或一个班,一个宿舍地上街宣传,募捐了。~}

~{  这些宣传品的主题,都是宣传学生请愿,罢课的原因,目地和要求的,没有偏激~}
~{或全面攻击,打倒的言辞。大概筹委会已定下了宣传方针,而清华大部分同学也是有~}
~{这样的共识的,那就是不喊打倒某某人的口号,就事论事,坚持我们的原则和要求。~}


~{  不过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已出现了很多攻击某些领导人,抨击高层领导搞腐~}
~{败,搞裙带,以及论述国家整体体制和政治问题的大字报,而且越来越多。~}

~{  晚上再到活动室时,见到一个高个子的同学,一脸疲惫,站在那里都摇摇晃晃了~}
~{。他说他叫哲明,是那里的负责人,希望我配和工作。我说好,就继续忙印刷的事。~}


~{  晚上瞅空子跑到隔壁和昭雄聊天。昭雄、卓生是我们系五字班的学生,我跟他们~}
~{是在参加校、系辩论赛时认识的。他们一起的几个哥们都是那种有思想,能任事的人~}
~{。这样的人在学生里似乎一届比一届少了。~}

~{  我觉得现在筹委会行事的风格与做法,正像他们的想法和作风。~}

~{  昭雄告诉我,在21日傍晚,他和现在筹委会的这几个人,像查敏、展云,都不~}
~{认识。当时看见人已聚了很多,又没人组织,所以就出来组织一下,事先与外校也没~}
~{有联系。那面“清华人”的大旗,是展云见没有任何清华队伍的标志,临时跑回宿舍~}
~{去做,临时写的。~}

~{  4·22回来后,事情显然是要持续地搞下去了,清华的学生迫切地需要一个组~}
~{织。他们几个在4·21里走到一起的人,就出头组织了4·23的大会,成立了筹~}
~{委会。~}

~{  至于筹委会下面的计划,是继续宣传和罢课,并与各校联合行动,促成对话,使~}
~{这件事有一个完满的解决。~}

~{⊙ 1989年4月25日 星期二~}

~{  上午起来后继续到200印宣传品。今天来领宣传品的同学越发多了,大都是要~}
~{到校外去宣传,募捐的。为了同学们的安全,凡是领传单到校外去的,我们都请他们~}
~{留下姓名和宿舍地址,万一出事也好查证。~}

~{  今天在15号楼上同学们建了个广播站。放大器是自己做的,喇叭是用捐款买的~}
~{。开始播音以后,宣传的气势十分强大。~}

~{  哲明到广播站去负责了,卓生让我负责这边的印刷,说如果买什么宣传上用的东~}
~{西,开发票时抬头写“筹委会”,找他报销。~}

~{  印刷在继续,纸没了,我就到学校的小卖部去买了一大叠几百张的纸。那是当草~}
~{稿纸卖的,纸很薄,不太好,也凑和了。蜡纸没了,我就到别的楼要了两张。现在除~}
~{了筹委会的这个印刷点,许多系都有了自己的印刷点,校内的纸张,蜡纸一下都卖光~}
~{了。~}

~{  在这里一起干的,有一个叫万原的数学系七字班的同学,他负责写稿件及外出宣~}
~{传。还有一个女同学,另外就是我们系六字班的同学了。~}

~{  上午筹委会在十食堂前贴出一份声明,宣布工作的宗旨等。并明确宣布,筹委会~}
~{是同学们选出负责组织清华学生参加学运的机构,只对全体清华同学负责,不听从任~}
~{何校外组织的命令。但将与各校,以及“高校自治联合会”配合行动,共同搞好学运~}
~{。~}

~{  大概快中午时,听说市政府要和清华的同学对话,筹委会正在西阶召开全校班代~}
~{表会议,讨论这件事。有的同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说,为什么单单和清华对话,要对~}
~{话应该和所有高校的代表一起对话,这是想离间清华和其他学校,清华不能单独和政~}
~{府对话。~}

~{  我瞅空子跑到西阶,教室的门已经关上,只听见里面辩论的很激烈。又见昭雄等~}
~{筹委会一帮人,聚在西阶外宣传栏后在商讨什么,过了一会儿,他们又一起走进了西~}
~{阶。~}

~{  从西阶回来后不久,就听说对话的事遭到同学们的否决。筹委会曾提出辞职,但~}
~{同学们又拒绝了。~}

~{  下午,开始传来许多不好的传言,如军队正在调动,某某军准备进城,要对学校~}
~{进行军管等,气氛开始紧张了。~}

~{  靠近傍晚时,正在14号楼前的路上走着,忽然,沉寂了几天的校广播台响了,~}
~{正在转播中央电台播出的一篇社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播音员那清晰而~}
~{有力的声音在整个校园的上空回荡着。社论将学生的行动定性为“由极少数别有用心~}
~{的人”欺骗,利用学生而制造的一场“动乱”!~}

~{  我忽然有一种恐怖的感觉,仿佛看到一道沉重的铁幕正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坚~}
~{定地越过天空,马上就要合拢了!~}

~{  社论已经彻底否定了学运,随之而来的就将是严厉的措施了。~}

~{  除了恐怖之外,我感到的就是愤怒。先是不予理睬,看你越闹越凶,不理不行时~}
~{,就一棒子打死。这是什么作风,简直不拿老百姓当一回事了!对这种恶劣的态度,~}
~{一定要给予反击!~}

~{  这种作风,其实是他们的一贯作风,大事小事上都有。这正是为什么大家总是心~}
~{头有气,为什么所谓的“动乱”,“学潮”一次次发生的原因。这样的事,在共和国~}
~{的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每一次当政府挥起大棒的时候,群众的运动就夭折了。~}

~{  这一次,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老老实实地束手就擒,就是失败也要喊出我们抗~}
~{争的声音!宁愿斗争而失败,决不退缩而保全!~}

~{  听完社论回到200,见到万原,他的情绪非常激动,拿起一个手提喇叭就跑出~}
~{去抗议社论的诬蔑。这时200里暂时没有什么印刷工作,因此也没有什么人,只有~}
~{那个女同学在。~}

~{  过了一会儿,万原回来了。我们三个人便议论起社论的事。忽然外面的广播又响~}
~{了,万原很激动地拿起喇叭到阳台上对着楼下又是一番驳斥。完后退回屋内,一下子~}
~{躺在桌上,对着天花板出神。我想他受的压力要大些,这两天他一直在积极地到处宣~}
~{传,估计出头露面的机会多一些,一旦事态逆转,要算起账来,他怕是不容易过关。~}
~{而我呢,几乎什么也没干,也没出什么头,要开脱是很容易的。~}

~{  社论播出后,校园里的反应非常激烈,同学们都表示不能接受,上街抗议的呼声~}
~{已经出现了。同时大家也明白,这个社论的播出,意味着政府已准备动手镇压,如果~}
~{上街,面对的将很可能是棍棒和水龙!~}

~{  有人告诉我,这种把“人民日报”的社论在刊登前一天晚上用新闻广播先行播发~}
~{的作法,是“文革”中传下来的一种惯例。当然,只用于那些意义重大,决定性的社~}
~{论。~}

~{  我来到隔壁找昭雄了解上午开会的情况。昭雄告诉我,其实这次对话是应他们的~}
~{要求安排的。他们考虑到除了宣传之外,还应该设法与政府进行沟通,反映学生的意~}
~{见,了解政府的看法。因此他们上午向学校表达了这种愿望,经学校与市政府,市委~}
~{联系,安排了这次谈话,原订是下午2点到市委去谈的。这是很有益,很有帮助的事~}
~{情嘛。~}

~{  可是同学们不同意,我们也没办法。后来我们说那么让我们几个人以个人的名义~}
~{去和政府谈谈,了解一下情况,同学们还是不同意。后来我们提出辞职,同学们也不~}
~{同意。~}

~{  听了昭的介绍,我觉得他们做的是对的,很有建设性。可是同学们的担心也是有~}
~{理由的。在这种新闻工具完全操于政府手中的情况下,一旦此事发生,谁知道政府会~}
~{怎样宣传?很容易就被政府利用,而且会引起各校对清华的误解,就是参加者本人,~}
~{也会因歪曲的报道而受损。我想,老昭他们大概也感到这样做风险太大,所以才开会~}
~{希望得到全体同学同意的授权!~}

~{  这时泉仁进来了,非常累的样子。这两天只看见他几次,都是来去匆匆地,忙的~}
~{不可开交。泉仁进来后就坐下,身子趴在桌上,拿了个杯子要喝水,倒水的同学一不~}
~{小心,把开水倒到他手上,过了好几秒钟才听见他叫烫,反应都累迟钝了。~}

~{  泉和昭聊,说现在外面的消息很不好,若学生明天上街估计会受到棍棒和水龙的~}
~{对待。昭让泉出去躲一躲,泉点头答应。我说下午有一拨女同学来领宣传材料,说明~}
~{天要上街宣传,我把她们的地址留下了,明天我可以去看看她们是否安全回来了。昭~}
~{雄立刻对我说,你还等她们出事吗?马上去找她们,告诉她们明天不要上街。我说好~}
~{的,就离开200往6号楼去了。~}

~{  进了6号楼,里面叽叽喳喳地气氛很热闹,在楼梯上正好碰见那几个女生,我对~}
~{她们说,现在情况很危险。筹委会的意见是大家明天都不要上街,所以我来告诉你们~}
~{一声,明天不要上街宣传了。她们点头答应。~}

~{  从6号楼回来,又开始忙印刷。隔壁筹委会关起门来在开会,大概是讨论对当前~}
~{局势的办法吧。晚上15号楼上的广播站又响了,播发了好几篇驳斥社论的稿件,还~}
~{播出了一些抨击腐败和官倒等问题的稿件。许多同学站在15号楼前听着,议论着。~}


~{  筹委会的会议还在继续,我不知道他们会作出什么决定。从同学这方面来讲,现~}
~{在的呼声都是要上街抗议社论,我倾向于这样做。只是鉴于可能面对的危险,要么不~}
~{动,要动就应该各校一起动!~}

~{  筹委会的会议仍在继续。和我一起干印刷的那个女同学叫林冉,是工学院6字班~}
~{的。我让她利用到隔壁取稿件,倒水的机会,看看里面在谈什么。她出来后说,看不~}
~{出个所以然来。~}

~{  筹委会的会议终于结束了。我进去时,只有昭雄一个人在,我问他情况如何。他~}
~{说,现在政府已决定镇压,如果同学们上街抗议,肯定会流血。一旦流血,事态将会~}
~{进一步扩大,那个时候,情况就会变得更加混乱和激烈,就不是我们自己可以有组织~}
~{,有目的地控制的了。我点头称是,觉得他这番分析实在是想得很远的。昭接着说,~}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事态推到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地步呢?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
~{我们筹委会决定,明天不组织同学上街,并呼吁同学们从长远出发,也不要上街。因~}
~{为一旦上街流血,政府这张脸皮撕破了,会越发变本加厉,我们可能会落到一个比以~}
~{前更黑暗,更不民主,更受压制的地步,这不是反而更糟了吗?~}

~{  我说你讲的很有道理,我也很同意。但是,现在同学们的情绪很激动,筹委会不~}
~{组织上街,那么清华可能没有大规模的上街游行,但少数偏激的同学还是会上街。因~}
~{为他们人数少,就更有可能受到打击,照样会流血,那时你怎么办?上街还是不上街~}
~{?事态照样还是会恶化的。~}

~{  昭说筹委会现在决定先发一个声明或号召,要同学们保持克制,继续罢课和在校~}
~{内游行,抗议,但是不上街。然后筹委会宣布辞职,成立一个“各系代表联席会议”~}
~{作为过渡,让事情慢慢地冷下去。~}

~{  昭说,我们这么做,肯定有同学要骂我们的。这点我们已经想到了,为了对历史~}
~{负责,我们准备承受这些责骂。~}

~{  话说到这一步,就没法往下谈了。我觉得昭的情绪已经不对了,有一种不想再干~}
~{任何事情的放松感。事情看来已不能指望他们了。~}

~{  这时卓生进来了,对广播站那边的情况表示忧虑,担心激动的同学会抢占广播站~}
~{来号召激烈的抗议行动。~}

~{  这时昭让我把筹委会的那份最新决议送到广播站去。卓对我说,你注意看看情况~}
~{怎么样,要是情况很乱,你干脆脆悄悄把广播的线路剪断。我一边含糊地答应着一边~}
~{心里想,我可从来没干过这种事,再说剪断线有什么用,人家还不会接上?~}

~{  到广播站去送决议。那里仍在广播。门外的确聚集了一些激动的同学,要求进去~}
~{发表自己的看法。~}

~{  回到200时,老昭、卓生他们已经走了。过了不久,各系代表联席会议在那里~}
~{召开。这都是一批新面孔。会议开了一会儿后,我也加进去旁听。~}

~{  听着听着,我发现这些人的感觉不对了。这不是那些积极投身到运动中去的人,~}
~{而是一些学生“油子”。我不知道他们在自己系里是干什么的,但直觉告诉我,他们~}
~{是属于学生会干部那种类型的人。这种人是不会为了同学的利益或心中的理想去赴汤~}
~{蹈火的,他们只是计算着自己的利益,世故而圆滑,充其量不过是投机分子。而现在~}
~{的形势,也无机可投啊。~}

~{  这样的人在一起讨论,其结果可想而知了。我想起白天来领材料的人中,有一个~}
~{叫鲁博的,是林冉同年级的学生,他跟我谈了很多,是个挺有想法的人。他们在11~}
~{号楼自己也办了一个广播站。我决定把他拉来,平衡一下会场气氛。~}

~{  走进11号楼,一片黑灯瞎火的。时间已是晚11点以后,过了熄灯的点了。我~}
~{找到鲁博的寝室,他还未上床睡觉。我于是把他叫出来,请他去一起讨论。他于是和~}
~{我一起来到200。~}

~{  会议进行到大约零点左右,就散了。~}

~{⊙ 1989年4月26日 星期三~}

~{  零点时分,各系代表联席会议结束了讨论,结果仍是要把事情凉下去。这些人都~}
~{不是干事的人,推选了一个主席,叫刘勋,是力学系的研究生。刘勋留下来草拟联席~}
~{会议的成立声明,其它人就走了。~}

~{  深夜,校园里一片寂静,但气氛却很紧张。人们担心军队和警察会趁黑夜进入学~}
~{校抓人,尤其是袭击像广播站,200的筹委会办公点这样的地方。~}

~{  楼道里的同学都睡了。因为女生宿舍6号楼已关了门,林冉回不去,就决定一起~}
~{在这里熬个通宵。200里有我,林冉,刘勋,还有其他几个人。~}

~{  忽然间,楼前起了一阵骚动,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一阵紧张。过了一会儿~}
~{,见卓生脸上带血地走了进来,我们赶紧问怎么回事,旁边的人解释说刚才在楼下碰~}
~{到两个喝多了酒的人,口角起来,把卓给打伤了,不过不严重,没什么事。~}

~{  又过了一会儿,不知从哪里飘来一股焚烧纸张的气味,大家又紧张了一阵,最后~}
~{又安静下来了。~}

~{  夜正深,我和林冉在聊天。林冉说冷,我就到宿舍去拿了条毯子给她披着。聊了~}
~{一阵,刘勋也加入了,一边写着他的东西,一边跟我们说了很多。他说他在这个时刻~}
~{站出来挑这副担子,为了长远的考虑要让这事凉下去,他是准备着挨同学的骂的。同~}
~{时,也做好了进监狱的准备。他要我帮他找本宪法,万一进了监狱就要以法律为武器~}
~{跟他们斗争。我一边答应,一边心里想,这人要真是这么想嘛,倒也不容易,值得佩~}
~{服,不过我总觉得他的话说得太大,有点给自己壮胆的味道。~}

~{  聊着聊着,天渐渐亮了。刘勋的东西也写完了。这时,昭雄、学仁、查敏等一帮~}
~{筹委会的哥们进来了,他们的情绪明显地放松了,人也活泼了,彼此间表现出一种共~}
~{过患难的兄弟般的亲热。~}

~{  我看着他们,知道清华的组织已经完了。~}

~{  这时刘勋让我把他写好的声明拿到广播站去,并转告广播站今天晚点开播,并且~}
~{不要播那些号召上街游行的稿件。~}

~{  我和林冉到了15号楼。时候还很早,同学们都还没起床,广播站的门锁着,没~}
~{有人。我和林就在楼梯口等。林找她在这楼里的哥们要了杯水和一些饼干,我们就边~}
~{吃边聊。~}

~{  林对我说,咱们是不是也该撤了?我说,我心里也正是这句话,你看老昭他们的~}
~{情绪,已经完全撂挑子了。接手的又是那么一帮人。那里面就刘勋还像个样子,不过~}
~{他刚才口口声声说不害怕,我看这正是害怕的表现。~}

~{  林说,我看刘勋就属于党员,学生会干部那种人。我怀疑他是学校派来的,让他~}
~{出头平息这场事端。你没听见他刚才反复地说什么一个人只有一次政治生命。~}

~{  林接着说,咱们不能光自己撤,还得拉上几个人。一个是哲明,这哥们不错,不~}
~{能让他们给卖在里头。还有一个是华华。~}

~{  我问华是谁,林跟我描述了一下,我才想起来。那是一个小个子烫了一头卷毛的~}
~{同学,昨天白天在200出现过几次,负责把稿件传送给15号楼的广播站。~}

~{  林说华是她们系5字班的同学,说他这个人容易冲动,也不能让他栽在里头。~}

~{  正说着,哲明进来了。我们截住他,把稿件交给了他,把口信也说了。然后跟他~}
~{讲了现在筹委会的情况,建议他尽快脱身出来。哲明表示同意。~}

~{  从15号楼出来,我觉得不能让事情就这样完了。我跟林冉说,要到14号楼去~}
~{找个人,跟他谈谈这事。~}

~{  我找的这个人叫蒋霖,是社科系的研究生。他们这个班有点特殊,不是从大学应~}
~{届生中招的,是从各地的青年干部,如团委书记等中招的。是一些在实际社会中滚打~}
~{过的人,都是一些有想法,有深度和有才干的人。我和他,也是在辩论赛中认识的,~}
~{昭雄他也认识。~}

~{  我找到他时,他刚起床。见了我很欢迎,说这些天他们一直在讨论和注意着现在~}
~{的形势,也很希望能与筹委会的人讨论一下。我把筹委会目前的情况告诉他,希望他~}
~{能出面和老昭他们谈谈。他听了就说,老昭他们怎么会这么想?唉呀,其实情况到了~}
~{这个地步,你退也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呀。我再找几个同学,一定和老昭他们谈谈。~}

~{  从14号楼出来,林冉很着急地对我说,你不要再掺和这些事啦,我看你已经陷~}
~{得够深的了。刚才在屋里时,她就曾暗示我不要再谈了,赶紧走。~}

~{  我说,得,我现在也不管了,咱们找华华去。~}

~{  从宿舍里把华华叫出来,在东大操场上遛了一圈,林冉才小心翼翼地把筹委会现~}
~{在的情况告诉他。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样,华华看来不像个会很冲动的人。~}

~{  华华也同意从这件事脱身出来。我说现在情况很明显,筹委会垮了,清华不会有~}
~{大规模的行动。清华不参加,人就少了很多,眼看各校就将被政府各个击破,这种情~}
~{况我实在看不下去,咱们干脆离开北京,出去玩吧。反正这课有阵子也不能上了。他~}
~{们都没有异议。我说那我知道一个好地方,五台山,那里我去过。最后我们约定分头~}
~{回宿舍休息,收拾东西,下午聚齐出发。~}

~{  回到宿舍我就急匆匆地往背囊里塞衣服,可装了几件就停下来了,熬了一通霄,~}
~{决定还是先睡一觉在说。~}

~{  快到中午时醒了,躺在床上就听见广播站在广播筹委会的声明,出乎我的意料,~}
~{他们倒没宣布辞职。我觉得事情似乎又有了转机。~}

~{  这时林冉进来找我,我坐在床上对她说,咱们别去五台山了。你听见筹委会的声~}
~{明了吗?事情似乎还有可为。林冉说她也这么看,就走了。~}

~{  下午起来,楼道里同学们在继续议论着上街游行的事。大家都一致认为,上街八~}
~{成就会流血,同时大家也认为,现在已没有退路,必须上街抗议。现在筹委会又不见~}
~{了,各系代表联席会议也是个空城计,清华园里出现了群龙无首的局面。但同学们的~}
~{意见,都是倾向于上街抗议的。~}

~{  在楼道里遇到毛毛,两人来到楼道尽头的阳台上,我跟他讲了我所知道的筹委会~}
~{的情况,毛毛说,现在情况很清楚,接下来就是军管,然后各校开始处理学生,事情~}
~{已经到了最糟的境地了。我说,军管?可能吗?毛毛说,不可能?军队都已经进城了~}
~{。你不想想杨尚昆是什么出身,你见过哪个国家的国家主席是由军人担任的?~}

~{  我们谈着谈着,心情都很沉重。现在校园里已见到大字报,说明天各校要联合上~}
~{街游行。我们决定到北大去看看,看看明天上街究竟能不能成势,倘若只有几百上千~}
~{人上街,那肯定是要倒霉的。~}

~{  于是,我、毛毛、海海三个人骑车来到北大,此时天色已近傍晚。北大里的气氛~}
~{与清华截然不同,非常热烈。校园里依旧人来人往地忙碌着,三角地依旧聚集着很多~}
~{人,广播站也依旧在响亮地播音。他们正在播发各种消息,各种驳斥社论的文章,以~}
~{及明天与师大、人大等学校联合上街的决定。~}

~{  站在人群里听着这有力的播音,我们已经知道事情是有希望的了。呆在清华园里~}
~{那种大势已去的感觉没有了。从北大这里得到的各种信息表明,明天北大、师大、人~}
~{大是肯定会上街的,有这三个学校,已经足以成事了。清华若不参加,只不过显出自~}
~{己的怯懦罢了。~}

~{  在北大这里还看到一张解释昨天那场夭折了的对话的大字报。大字报的口气是站~}
~{在清华的立场上对各学校的同学作解释,说明清华并没有试图单独与政府对话,没有~}
~{想单独行动或复课的意思。可由此可见那件事已经在各高校中对清华产生了不好的影~}
~{响。~}

~{  天色已黑,我们三人来到北大的实习餐厅,要了菜和啤酒。大家的心情都不好,~}
~{酒喝下去,毛毛说,明天清华如果不参加,以后清华的校徽都没法往外戴了。我说,~}
~{明天清华如果没组织队伍,那么我就跟北大的队伍走。大家都一致同意,约定明早叫~}
~{齐一起出发。~}

~{  回到清华,校园里依然议论纷纷,组织没有了,广播也不响了,但同学们的情绪~}
~{都很强烈,我相信,即使没有了统一的组织,明天还是会有很多同学上街参加游行的~}
~{。~}

~{  喝了酒回来,脑袋沉沉的,正好睡觉。明天大概要奔波一天,现在要养精蓄锐。~}


~{  大概到10点多的样子吧,听到外面鼓噪的声音很大,似乎说今晚就要出发。我~}
~{从床上爬起来,换了球鞋,就往外跑。下楼梯时,看到这几天一面未露的铎元老师正~}
~{好上楼。~}

~{  我跑到十食堂前,见到一群同学打着横幅,喊着口号,正在走过。看样子是在校~}
~{内游行,并不是出去的样子。只是听见他们喊,明天8点,上街游行。像这样在校内~}
~{鼓动明天上街的游行,今天晚上已经有好几拨了。~}

~{  我站在路边看着这些同学走过,很高兴清华还有这样热血的同学。虽然清华没有~}
~{了组织,但清华的同学决不比其它学校差。在没有人组织的情形下,能够这样主动积~}
~{极地行动,更加不容易,需要更多的勇气和魄力。~}

~{  我正看着,旁边有一些同学也在看,其中一个用玩笑的口气说,你看他们喊得挺~}
~{响,没准喊完了就回去睡大觉,明天9点钟才慢悠悠地起来,看看那些8点钟跑出去~}
~{的傻瓜们怎么样了。~}

~{  这话就像一盆凉水从头浇下,令我心里一惊。我忽然想起鲁迅的一句话,他从来~}
~{不惮用最坏的恶意来忖度中国人!~}

~{  我转头看这几个人,面孔有些熟悉,似乎在昨晚的各系代表联席会议上见过。这~}
~{倒真是些深谙世故的人,他说的这番话,何尝不是经验之谈呢?我忽然发现自己很简~}
~{单,很幼稚,真有被人欺骗的可能。~}

~{  一边想一边往回走,走进16号楼时,看到有同学在门厅的地板上写横幅,显然~}
~{是为明天的游行准备的。我走近一看,写的是“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莫明其妙!我~}
~{对这种作法很不以为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是不是爱党,而在于我们有没有说话~}
~{的权利!~}

~{  不过从这点上可以看出,运动仍然有一个组织在发挥着作用,大概就是“高联”~}
~{吧。~}

~{  回到屋里接着睡觉。~}

~{⊙ 1989年4月27日 星期四~}

~{  一早起来,吃过早饭,装束停当,叫上毛毛和海海,三人骑车往中关村去。在去~}
~{南门的路上,不断地有同学三两个一伙地骑车出校。~}

~{  到了中关村,远远地就看见从北大拐出来的丁字路口处聚集了很多人,长长的队~}
~{伍中旗帜招展,横幅林立,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  我们三人急忙下车,把车停在路边,就加入了队伍。队伍在这里停了很长时间,~}
~{据说是前面,在黄庄附近有武警的封锁线,前面的同学在冲,我们这里就只好等了。~}
~{等了一段时间我回头一望,后面的队伍又长了不少,原来我们是队尾,现在后面至少~}
~{又有好几百人了。~}

~{  过了很长时间,队伍终于开始动了。北大的队伍还没拐出来的部分还很长,他们~}
~{在前面先走,然后是我们这些不断加入的同学组成的队伍。~}

~{  队伍沿海淀路一直往南走,过了人大,继续往南走,因为据说去师大的路被武警~}
~{封锁了,师大的队伍已先行往南走了,到南边再会合。~}

~{  队伍过了人大后沿白石桥路继续往南走,此时我已搞不清自己在队伍的什么地方~}
~{了,反正前面也是长长的对伍,后面也是长长的对伍,身边的同学则是哪个学校的都~}
~{有。~}

~{  队伍很长,有时候我们在某个地方停下来,这就说明在前面很远的地方,队伍的~}
~{先头遇到了什么阻碍。~}

~{  在中关村等待时,围观的群众并不太多。一位阿姨在旁边非常担心地对我们说,~}
~{孩子们,你们会吃亏的!我笑着对她说,我们不怕。站在上午晴朗的阳光下,与这么~}
~{多同学在一起,周围的气氛是那样热烈而有朝气,我实在想像不出会发生什么残酷,~}
~{悲惨的事情。~}

~{  队伍行进起来,同学们就开始喊口号。这一次的口号集中在:和平请愿,拥护改~}
~{革,反对腐败,惩办官倒,反对暴力,新闻自由。有一种为自己辩护的意味。队伍里~}
~{的许多横幅上除了写有这些口号外,还写了“拥护党的领导”之类的标语。我对这个~}
~{实在不以为然。在中国,热爱党,拥护党,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跑到街上来不~}
~{是为了表达我们和别人一样爱党,而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意见,为了争取我们本来就应~}
~{该有的权利!~}

~{  这一次的队伍很密,很拥挤,马路几乎被占了一半,人数大大超过4月21日晚~}
~{。~}

~{  在快到首都体育馆时,队伍又停了下来,据说首体路口布置了很强的警戒线,前~}
~{面人大的队伍正在冲击。~}

~{  停了好一阵子,队伍又开始动了,而且速度加快,似乎说要迅速通过。走过首体~}
~{路口时,见马路两边的人行道上蹲着一些武警战士,似乎是被冲掉的警戒线的残余。~}
~{队伍里有人喊“人民警察爱人民”的口号,还有人唱起了“便衣警察”里的主题曲。~}


~{  队伍过了首体路口继续往南走,在四道口折向东,沿着车公庄大街往东走。~}

~{  时间已是中午,队伍走在自行车道上。长长的路上行人很少,只有长长的队伍在~}
~{静静地行进着。大家似乎有些累了。也有人说,现在要省些力气,还没到广场呢!~}

~{  队伍终于走上了二环路,据说前面已与师大的队伍会合了。队伍沿二环路往南走~}
~{,快到复兴门时,大家又兴奋又紧张,大家都估计这里又将是一个冲击点。~}

~{  队伍在复兴门停了很久,我停的地方离复兴门立交还很远,不知道复兴门那边究~}
~{竟怎样。~}

~{  队伍终于动了,当我们走上复兴门立交时,一种胜利的喜悦开始在队伍里萌生了~}
~{,同学们的情绪明显地高涨起来。~}

~{  此时的长安街上,围观的群众,游行的队伍,挤得满满的。我从来没见过长安街~}
~{上有这么多人。围观的群众在队伍两边站得满满的,不断有人把整盒的冰棒送到我们~}
~{手中,还有苹果,软包装饮料,香烟,场面非常热烈。~}

~{  队伍又比以前壮大了不少,新加进来许多同学,他们有的是乘公共汽车赶上来的~}
~{,有的是一早就在长安街上等着的。几乎每次旁边有公共汽车到站,都会跳下几个兴~}
~{高采烈的同学加进队伍。~}

~{  在这里我也加入了纠察队的行列。这条自始至终护卫着游行队伍的长长的手链,~}
~{可以说是这次学潮中诞生的一大发明。~}

~{  我站在纠察队里看着队伍走过,忽然看见林冉,还有亚源等一帮我们系6字班的~}
~{同学走过。大家高兴地打着招呼,林冉也跑过来加入了纠察队。~}

~{  队伍沿着长安街在行进,过了西单路口,人群更加密了,在队伍两边形成两堵厚~}
~{厚的人墙。为了看得清楚,有些人还爬上了周围的交通围栏,路树,甚至墙头。我偶~}
~{然抬头观望,发现这两天没露面的泉仁正趴在一棵树上望着呢。~}

~{  走过六部口路口时,见到一个男子站在路中心的交通指挥岛上,正在兴奋地挥手~}
~{划脚,乱叫乱嚷,好像是个精神病者,正被眼前这激动的场面刺激得不能自已。~}

~{  快到天安门时,前面传下话来,要大家尽快通过,不要停留。在金水桥前,纠察~}
~{队停了下来,而中间的队伍在继续前进。此时的队伍,已经被两边密密的人墙压缩得~}
~{窄窄的了。这时大约是下午2点多。看着眼前不时要跑步前进的队伍,我跟林冉开玩~}
~{笑说,明天“北京日报”上可以发这么一条报道——昨日,首都十多所高校近十万名~}
~{大学生,为响应“锻练身体,保卫祖国”的号召,支持北京亚运会,在长安街上举行~}
~{了规模盛大的长跑活动!~}

~{  围观的群众很多,情绪明显是偏向我们的。同学们的口号也喊得更起劲了。除了~}
~{前面提到的那些,还有很多有趣的,令人叫绝的口号。有的同学在唱,用的是那首脍~}
~{炙人口的“两只老虎”的小调(也就是那首“打倒列强,除军阀”的调子),可词却~}
~{改成,《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真奇怪,真奇怪;一个不说真话,一个专说假~}
~{话;真奇怪,真奇怪。~}

~{  又听几个同学在有节奏地齐声朗诵,“一个革命的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
~{,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邓小平文选》,第134页”。真是令人绝倒!这是几~}
~{个女同学,那清脆而又节奏整齐的和声,让人听得特别来劲,只听她们又在齐声朗诵~}
~{,“国家,是我们的国家;人民,是我们的人民;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她们一定是北大的同学。~}

~{  过了北京饭店,围观的人群明显地减少了。此时已近下午4点,宽阔的长安街上~}
~{,没有车,没有人,只有已被拉得长长的队伍。纠察队此时已不可能手拉手了,只是~}
~{相隔5、6米一个地站在队伍两边,中间的同学则在奔跑着追赶队伍。我干脆就地坐~}
~{下,在下午柔和的天光下,坐在宽阔的长安街中间,看着眼前奔跃的青春的身影,那~}
~{份开心和惬意,真是从未有过。~}

~{  队伍渐渐紧凑一些了,纠察队又可以手拉手行进了。此时已是下班时间,每当队~}
~{伍通过一个十字路口,都可以看见两边停满了推着自行车的群众,显然已被队伍拦了~}
~{很长时间。他们脸上分明有焦急的表情,但却没有一个人想强行通过,没有怨言,没~}
~{有不满的表示。我心里不由得一阵感动,北京的市民群众真是太好了。~}

~{  队伍走上了建国门立交,折向北,走上二环路,就此踏上了归途。此时队伍更加~}
~{紧密,人数似乎也少了一些。两边已没有成群围观的群众,同学们也都沉默了。~}

~{  但是,每当经过一座立交桥,像朝阳门,东直门,就会看到立交桥上站满了人,~}
~{并热烈地向我们鼓掌致意,同学们于是又起劲地喊起口号来,像接受检阅一样从桥下~}
~{通过。~}

~{  队伍转过二环路的东北角,踏上了北二环路。此时暮色已悄然降下。这段路,人~}
~{和车都很少,同学们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和兴奋了,队伍轰的一下在马路上撒开~}
~{了,纠察队也没了,大家叫啊,喊啊,唱啊,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把一天里最得意,~}
~{最来劲的口号来了个大总结。常常是这边喊完那边喊,这边一唱那边和,此起彼伏,~}
~{互相呼应,喊得好的旁边就哄着在来一个,同学们欢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  走在这欢乐的人群中,这种快乐我从来没有体验过!有这么多人和你一起笑,一~}
~{起叫,同喜同悲,一样的爱憎,一起努力,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这种快乐我从来没~}
~{有体验过!!我喊啊,笑啊,觉得有生以来从未如此舒畅过,从心到口,觉得从未如~}
~{此直率过,从未如此的没有顾忌。整个人完全融汇在周围一片欢乐热烈的浪嘲中!~}

~{  有个外国心理学家曾说,人生有一种快乐的最高状态,称为高峰体验。我现在有~}
~{一种感觉,就是它,我现在所感受到的这种欢乐,这就是高峰体验!我知道我这个人~}
~{,在这一刻里,正在发生一些变化!经过这一晚,我将会有点不同了!~}

~{  欢乐的浪潮没有恣意多久,人群中开始出现了“秩序,秩序”的呼声,同学们都~}
~{觉得不能太放肆了,还得注意游行的纪律和形像。队伍重新变得紧凑了。我总觉得,~}
~{这些率先出来维持秩序的同学,一定是清华的同学。~}

~{  此时已是华灯满街,同学们的情绪依然十分高涨,队伍行进得也似乎轻松快速起~}
~{来。正走着,旁边一个举着横幅的同学让我换换手,我很高兴地接过杆子。走了没几~}
~{步,我抬头一看,横幅上写的是“拥护党的领导”。见鬼,我可不举这个牌子。我想~}
~{找人换又找不着,只好把它交给林冉。后来林冉又把它交给了别的同学。~}

~{  队伍沿二环路一直走到新街口豁口,然后走学院南路,学院路。一路上告别了师~}
~{大,北邮,北航,北医,北钢的一支支队伍。走到五道口时,大概只剩下清华和北大~}
~{的同学了。此时已是零点。~}

~{⊙ 1989年4月28日 星期五~}

~{  零点时分,夜阑人静,但五道口的马路上,却行进着我们这兴高采烈的一群。同~}
~{学们情绪仍然很热烈,队伍中欢声笑语不断。我正走着,就听见背后几个男女同学,~}
~{在用和声合奏一首进行曲。很熟悉的一首世界名曲,几个人一起哼着,居然高中低音~}
~{各声部齐全。那节奏明快的旋律,让人听着特别来劲。我回头去看,见四五个男女同~}
~{学手挽手一排地边走边哼。一曲终了,其中一个说,哈,下回再游行,该把咱们的军~}
~{乐队拉出来,在队伍前边走边奏,那才棒呢!原来,这是清华文艺社团的同学,还真~}
~{有些专业水准嘛。~}

~{  终于走进了清华的校门。昨天早上8点出的这个门,现在回来,已是凌晨1点了~}
~{。走了17个小时,居然一点不觉得累。~}

~{  走在笔直的校道上,就听见校内的广播在讲,澡堂和11食堂还为大家开着。队~}
~{伍一直走到十食堂前,在一片欢笑中散去了。我送林冉回了6号楼,就回宿舍了。澡~}
~{堂和食堂虽然还开着,可还是睡觉要紧。~}

~{  一觉醒来,是早上9点,精神很好,一点不觉得累。今天楼道里,校园里,到处~}
~{都可以听到人们在谈论昨天的游行。大字报也出来了,有的欢呼胜利,有的则说仍需~}
~{努力。~}

~{  我拿了本宪法到15号楼去找刘勋。他那里也在热火朝天地谈论昨天的游行。我~}
~{就在他的宿舍里听那些研究生讲昨天的见闻。~}

~{  有一个说,我昨天没在队伍里走,那太累了,我就是骑着车前前后后地看情况。~}
~{在首体那里,警戒线特强,警察手挽手站了好多排。最损的是,里面还夹着几排居委~}
~{会来的老太太。好家伙,这要是一冲撞起来,老太太们有个三长两短,那报纸上可就~}
~{有好看的了。~}

~{  冲首体路口的是人大的队伍,有个学生领头,他背对警察,喊着口令,吹着哨子~}
~{,一步步往后退,学生的队伍就踩着点子挽着手往前走。眼看两下里就撞一块了。撞~}
~{上了就挤,眼看那警戒线中间往里凹,凹着凹着就断了,这队伍哗的一下就冲过去了~}
~{。~}

~{  冲开之后,队伍就停下来了,警察们站在马路两边,就看学生和警察两边在互相~}
~{抛鞋!(大家的鞋在挤撞中给踩掉了许多。)~}

~{  我们听到这里都乐了!~}

~{  他接着说,队伍走起来之后,我看一些警察还在旁边蹲着,就上去跟他们聊。那~}
~{都是公安大学的学生,说是早上5点就从学校坐车出来了。那哥们对我说,怎么样哥~}
~{们,这一趟完了该消停点了吧,至少也得五·四才再来吧。把我们折腾得真累,也该~}
~{休息几天吧。~}

~{  到复兴门那里更逗。那的警戒线更强,怎么冲也冲不过去。忽然间,从天安门方~}
~{向传来一阵口号声,再一看,好家伙,一片旗帜招展的队伍就过来了。我在旁边看着~}
~{呐,那警察脸上的汗哗的一下就下来了,脸都变了,怎么这游行队伍从后面绕过来了~}
~{。这两下里一夹攻,警戒线就完了。~}

~{  从刘勋那里出来,我就去找林冉。两个人出来的时候,遇到华华。我说,华华,~}
~{你昨天干什么去了?华华说,我去游行了,我是先到广场去的。上午大队还没来时,~}
~{广场上已经有很多人了,有学生,有群众。后来警察想清场,排成一排扫过去。可是~}
~{广场太大了,他们扫这边,人群就从那边绕回来,结果转了半天也轰不走人。~}

~{  后来大队到了复兴门,我们这里一喊口号,呼啦一下就聚起一支队伍,像变戏法~}
~{一样地就竖起了许多旗帜,在广场转了一圈,队伍更大了,就往复兴门那边去接应大~}
~{队。~}

~{  我说,好家伙,原来这事是你们干的,里应外合,真是狡猾啊!~}

~{  正说话间,少军也来了。少军是我们系6字班的同学,他是个很能干的人,尤其~}
~{是电子方面。15号楼的广播站就是由他和另一个精仪系的同学在管技术。~}

~{  大家聚到一起,就决定上广播站看看。上到楼上,广播站已开始播音了。两个播~}
~{音的女同学都是自动化系5字班的学生,其中一个叫宋琳。~}

~{  大家情绪都特别好,正聊得起劲,哲明也来了。哲明说他24、25、26三天~}
~{在学校连轴转地干,到26日晚上累得实在不行了。恰好这时他爸爸派了一个他从小~}
~{一起玩大的哥们来找他,无论如何要把他拉回家去。他想回去歇一下也好,没想到第~}
~{二天大家就上街游行了,说着直叫遗憾!~}

~{  哲明说他一回家老爹就不让他出门了。今天气氛有所转变,他才瞅空子跑出来。~}
~{说着给我们介绍他的哥们,祖扬,说这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  今天上午看到各系代表联席会议出的通知,说要召开全校班代表大会,选出执行~}
~{委员会。清华开始重组学运领导班子了。~}

~{⊙ 1989年4月29日 星期六~}

~{  新推选的执行委员已经出来了,清华的组织工作实际上就交给他们做了。这里面~}
~{为首的叫柏伦,好像是汽车系5字班的学生。在4·27的游行中,他穿了一件长的~}
~{白短袖衫,上面用墨写了“反对暴力”(或者是“和平请愿”,反正是大字醒目的口~}
~{号)几个大字,一头略长的头发,缠着一条白布带,在游行行列中是很醒目的一个。~}


~{  今天校园里的大字报在继续探讨在目前的形势下该干什么。目前政府把学生在学~}
~{运中成立起来的筹委会,广播站等机构都称为非法组织,似乎只有那个官定的学生会~}
~{才叫合法组织。同学们认为,学生的组织就要为学生服务,反映学生的意愿,合法性~}
~{的基础在于群众。只要是广大学生选出来的组织,就是合法的组织,是得到同学们信~}
~{任和授权的组织。目前要做的,就是要补行这一道普选手续。另外,还应选出对话代~}
~{表,收集同学们的意见,代表同学们与政府进行对话。筹委会已贴出通知,下午一点~}
~{,在西阶召开全校班代表大会,选出清华的对话代表。~}

~{  上午经过15号楼前时,见到许多同学站在楼前听广播站的播音。忽然见一个同~}
~{学急匆匆地从楼里跑出来,说学校来人要查封广播站,同学们立刻激动起来,纷纷冲~}
~{上楼去,我也跟了上去。~}

~{  跑到楼上,见许多同学拥挤在楼里的活动室内,有的同学都站到桌子上了,都在~}
~{纷纷指责学校派来的人。我一看,学校只来了两个人,在同学们强大的攻势下早就连~}
~{招架之功也没有了,这广播站显然封不了,我就放心走了。~}

~{  下午叫上林冉一起去看班代表大会选对话代表。会场里座无虚席,全校各班都可~}
~{选派一到两名代表来参加,西阶估计坐了好几百人。候选的代表逐一登台介绍自己,~}
~{座位中也不时有同学站起来或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  我看了一会儿,也站起来发言。我说,希望各位代表能够谈谈自己对这次学运的~}
~{看法和有什么打算,计划怎样去做,这样才能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主张,我们才好选。~}


~{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经过这些天的经历,接触了前前后后的这些人,我发现~}
~{虽然大家都聚在学运这面大旗下,但每个人对形势的看法,对策略的抉择,都是很不~}
~{一样的。而现在的情况,实际上是选出这个人后,事情就完全交给他去办了,因此,~}
~{一定要选那些想法和为人都能靠得住,有比较正确的见地和主张的人。~}

~{  但旁边立刻就有同学反对,说现在根本没有这个时间。这倒也是事实。~}

~{  晚上和林冉在大礼堂前散步,见到大草坪中间坐了一帮人好像在讨论什么事。我~}
~{和林冉走过去,发现好像是筹委会的人在讨论事情,这中间我就认出柏伦,还有为明~}
~{,是下午选出的对话代表之一。别的人都没见过。~}

~{  他们倒不见外,欢迎我们坐下来一起讨论。他们谈的是现在应做的工作,主要还~}
~{是选对话代表和收集同学们的意见。这里面就柏伦,为明,尚飞还像个样子,其它几~}
~{个,像是低年级的小孩,嘻嘻哈哈地不像个办事的样子。我觉得这拨人比老昭那拨要~}
~{差远了。~}

~{  今天傍晚时,电视里播出了一个对话会。由中央办公厅发言人袁木与几所高校的~}
~{学生座谈。同学们围在楼道里的电视前,一边看一边说,这些学生是怎么挑出来的。~}
~{电视里讲,是经由全国学联组织的,那这些学生显然是由各校的学生会找的。同学们~}
~{认出清华的代表浩功,他是清华研究生会的主席。同学们对这些人的代表性一致表示~}
~{异议。~}

~{  会议一开始,一名学生代表就站起来对这次会议的代表性表示异议,说应该由同~}
~{学们选出的代表来和领导座谈,反映同学们的意见。然后就退席而去。同学们见此一~}
~{致叫好。~}

~{  会议进行中,又一名学生代表起来发言,讲的是4·20警察打人的事情,有根~}
~{有据地讲到自己学校的某某同学,在离新华门已较远的胡同里被警察用皮带殴打的事~}
~{情。同学们对此也一致叫好。~}

~{  除了这两个学生,其它代表的话就没多大意思了。那个浩功,简直就是在为政府~}
~{帮腔。同学们一致对他表示气愤,说清华的脸都让他给丢尽了!~}

~{  少军:今天我在15号楼的广播站搞播音,学校保卫处来了两个人,问我是~}
~{  不是在这里负责,问我是哪个系的,叫什么。他们说,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干~}
~{  是违法的,说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多少条多少款,凡是这个音响~}
~{  超过了60分贝的,影响了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是违反条例的,要处~}
~{  罚的。我当时态度特别好,我说我不知道有这么一条法规,旁边的同学就起~}
~{  哄,说我们没觉得这个广播影响了我们休息,倒是你们学校的广播台,每天~}
~{  早上广播吵得我们睡不了觉,也没见你们征求过我们同意啊。和我同班的力~}
~{  力则跑到楼下说学校要封广播站,叫大家上来阻止。~}

~{  这之间保卫处的老师仍坚持要我们停止广播,他们就盯上我了,说是现在这~}
~{  个情况,要是听广播的群众发生混乱,挤撞弄伤了人,那也得由我负责,我~}
~{  说那我负不了这个责。~}

~{  正说着,楼下上来一大帮同学,把他们两个给堵在活动室里了,当时气氛真~}
~{  激烈,学生里都有人说要打他们了。我当时可紧张了,这要是把他们给打了,~}
~{  账就算到我头上了。所以我一个劲地护着他们,总算把他们送下楼走了。~}

~{(接~}zk9406c2~{)~}

~{□ 乎乎寄自美国~}

~{————————————————————————————————————~}
Now go to the previous Zeng Kan issue
or go back to the TOC of this issue
or go to part 2 of this issue
or go to the next Zeng Kan issue
or go to the index of all available issues.
~{————————————————————————————————————~}
~{本期责任编辑:   唐 泓(美 国) <~}cnd-cm@cnd.org~{>~}
~{本期  校对:   萧 同(美 国) <~}cnd-cm@cnd.org~{>~}
~{读者技术咨询:   郑列东(美 国) <~}cnd-help@cnd.org~{>~}
~{网络技术维护:   郑列东(美 国) <~}cnd-info@cnd.org~{>~}
~{《华夏文摘》主编: 夏伊宁(加拿大) <~}cnd-manager@cnd.org~{>~}
~{《CND》总编:  徐名扬(澳大利亚)<~}cnd-manager@cnd.org~{>~}
~{————————————————————————————————————~}
~{订阅(或停订)《华夏文摘》请寄: ~}LISTSERV~{@~}UGA.UGA.EDU
~{并请注明: ~}SUB~{ (或 ~}SIGNOFF~{) ~}CCMAN-L FIRST LASTname
~{  或寄: ~}LISTSERV@PSUVM.PSU.EDU
~{并请注明: ~}SUB~{ (或 ~}SIGNOFF~{) ~}CMPSU-L FIRST LASTname
~{订阅(或停订)~}HZ~{版文摘请寄: ~}LISTSERV@UWAVM.U.WASHINGTON.EDU
~{并请注明: ~}SUB~{ (或 ~}SIGNOFF~{) ~}CMUWA-L FIRST LASTname
~{停订命令不必加 ~}FIRST LASTname
~{————————————————————————————————————~}
~{          国际统一刊号 ~}ISSN~{ ~}1021-8602
~{————————————————————————————————————~}
~{  本期编辑用软件: CXTERM ◎张永光 庞民治~}
~{  本刊同时采用~}ZWDOS~{ ◎魏亚桂 中文软件处理来稿与日常编务~}
~{————————————————————————————————————~}
HTML version rendered by TH

~{《华夏文摘》增刊~}#39 Part 1 of 4, zk9406c1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卢四清在六四后为中国民运奋战十四年

 

卢四清在六四后为中国民运奋战十四年


【博讯2003年5月28日消息】    (法新社香港二十八日电)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北京天安门事件十四周年即将到来;自一九九六年在香港创办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的卢四清,以微薄资金在中国维持一个庞大的探听消息网络,目前正想办法降低开支。

   三十八岁的卢四清所经营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在中国大陆拥有四千三百多名消息人士,通报大陆各地违反人权及抗议活动的消息。 (博讯boxun.com)
   卢四清得到消息后转发给外国报社和通讯社。收到消息的媒体分别进行查证,再撰写成他们各自的报导。

   虽然卢四清的消息网络赢得国际媒体的赞誉,但他本人在取得资金持续经营上却面临很大困难。过去七年以来,大部份营运费用都是他自掏腰包支付的。

   他希望在今年六四之前装置一套新软体,能够在二十四小时内向中国大陆发出十五万封电子邮件,而且能够避开北京当局为拦截所谓「颠覆性」消息而设下的封锁。

   卢四清接受法新社访问时说:「我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十分自豪;认为最大的成就是解救了许多人的性命。」

   国际媒体已收到他派发的消息不下五千则,内容几乎都与政治异议人士、宗教活动人士和法轮功成员被捕有关。

   卢四清认为,他发出的消息有助于迫使中国政府宽大处理被捕人士。

卢四清在六四后为中国民运奋战十四年 博讯新闻,简体中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