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灵与肉的挣扎–读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

 

灵与肉的挣扎–读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

灵与肉的挣扎–读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两篇文章)

1.灵与肉的挣扎–读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
2.这本书开启了有价值的历史反思模式–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

                    ※   ※   ※   ※   ※

                 灵与肉的挣扎–读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

                          李汉平

工作很忙,但我坐在办公室里目不转睛地看《一个解放军的1989》。我完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好几次,我泪眼模糊,最后终于忍不住跑到楼道的厕所里去哭出声来。我怕来人听见,用卫生纸擦干泪水,赶紧红着眼睛跑回来继续看。一个同事跟我谈工作,她有点异样地盯着我的眼睛说话,但终于没有问我什么。

我不认可”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而相信”只因未到伤心处”。我看《山楂树之恋》时也流过泪,看完之后还写了一篇感想,向许多人推荐了这本书。但读完蔡铮的心灵自传之后,我觉得《山楂树之恋》虽然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但比起蔡铮的这本书来,真的太轻飘了!或许别人感受会不一样,或许我真的是老了以至于越来越婆婆妈妈了,或许我跟蔡铮关系太近了以至于他描写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无论如何,作者真实得惊人的叙述让我再一次体验了青少年时期那种灵与肉的挣扎。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痛苦的阅读,一次激情迸发的阅读,一次燃烧情感和灵魂的阅读!

我不懂什么文学,我不知道好文学的确切标准是什么,但我从小热爱文学,曾经梦想当”文学家”(其实应该是作家)。我判断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不是所谓文学评论专家的那一套从外国道听途说而来的理论或主义。我从小就知道,凡是好作品,总会有人要往它头上套这样那样的理论高帽子。对于好作品来说,这些帽子都是画蛇添足和狗尾续貂。我不知道蔡铮的这本书会被贴上什么标签,我只知道它应该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退一万步来说,它比当今大陆市场上流行的大多数所谓畅销小说要好得多,也比一些曾经热炒的、号称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作品更有份量、更有吸引力。

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曾经深信不疑并因此特别注意那些用语与别人不一般的作品。我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教我们搜集那些名言佳句并默写背诵。我一直以为,好的作品必须是语言漂亮、华丽、精彩、不同凡响。然而,让我流泪的《山楂树之恋》和《一个解放军的1989》均不在此列。蔡铮的语言跟他的身份和个性差不多。他是农民和军人出身,语言也土里土气。每一段话像一段久经风雨的木头桩子,简短、朴实、没那么多花哨子。看蔡铮的文字,你会发现语言真的不需要花里唿哨,往往简单几个字,就足以表达一箩筐的内涵了。看完他的书,你再看那些装腔作势、假洋鬼子式的叙述,就会感到恶心。我老是重复一句陈词滥调,那就是,真理总是简单的,经典都是简洁的。不信就看看《老子》、《论语》和《史记》。我希望蔡铮的书将来会成为经典,即使不是这一本,也应该是下一本。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教科书上的一种标准理论,那就是好的文学应该反映时代。我不想用这理论去套蔡铮的书,但我觉得他的书绝对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自己的个人奋斗史。即使他的主观上是这样的,但由于他的故事正好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也足以具有史记的意义。是中国人,就知道1989年的特殊性。蔡铮亲历1989并以细腻的笔触详细记述此前此后的心灵史,这在我孤陋寡闻的见识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即使不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应载入史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过于短暂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人们曾经做了一个无比美好的民主梦。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王朝被推翻之后,中国接着经历长达数十年的反侵略战争和国内战争。好不容易建立了所谓的新中国,大家在欢天喜地拥抱新制度之后忽然发现,日子并不如同想象中的那么好过。接着,大家开始忆苦思甜,就像农村无数不识字的老大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的那样:给地主当长工还不至于这么饿!知识分子也发现,在军阀和蒋介石的统治下,中国还能诞生鲁迅这样说真话的硬骨头……

终于,大家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春天!似乎严冬已经被抛在脑后,这回是真的解放了。然而,1989年的坦克和装甲车将人们天真的梦想无情地碾得粉碎。从此,中国进入了行尸走肉的时代。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被吓得魂飞魄散的中国人至今还没有缓过神来。蔡铮就是差点连肉体都被碾碎的一员。他侥幸逃到了美国,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这才得以思定思痛地舔几下那心中永久的伤痛。这本书就是自舔伤痕的结果。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所谓的”伤痕文学”。八九之后20年了,还没见到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蔡铮这本书应该是第一部,而且正好是在20周年纪念日前夕出版。所以,我说它不载入史册是不行的。

当然,我们不要被《一个解放军的1989》书名迷惑了,以为这是一部政治色彩的著作。如果政治嗅觉灵敏的人想从中找到整人的材料,是可能的,但是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作者吃过太大的亏了,如今早过不惑之年,绝对无意卷入任何政治是非中去。书中也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只有艺术性的白描。蔡铮反复跟我强调,这是一部心灵史,跟政治无关。硬要鸡蛋里挑骨头从中发现什么线索,这样的人可能有,但我觉得中国当今的”和谐”环境已经很难让这种不理智的种子疯长成参天大树了。

我从书中发现得更多的是命运。蔡铮是不相信命运的,至少理论上如此。他是一个贝多芬式的人物。看完这本书你就明白,他似乎真的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看着他的书,我仿佛回到了过去,仿佛又看到他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仿佛又听到他在神经质一样不断地叫头痛,仿佛听到水牛在他家里焦躁地喷着响鼻,仿佛看到他在疯狂地打击打着自制沙包……他在书中引用我父亲的话,一点不假。他虽然属蛇,却是一条矫龙。就是他在最狼狈不堪的时候,我们都相信他是能成功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从根本上来说,命运就是不管你同意不同意、相信不相信它都存在的东西。我谈命运,并不是要消极等待什么。恰恰相反,我们要在感受命运的同时,积极与命运共舞,尽情享受命运。这本书的原名叫《证明活着》,这是蔡铮终生的信条。在书中,你会看到主人公是一个与命运共舞的高手,就像在海上冲浪一样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当然,这是如今我作为旁观者的总结。对于主人公来说,在那些贫困、压抑和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有多少迷茫、焦躁、恐惧、愤怒、冲动、爱欲、希望和痛苦啊!这些大海一样深沉的体验岂是一两句轻松的漂亮话就能概括的?我相信,每一个足够细心和足够敏感的读者都会从书中体会到命运的博大精深。

一个好的故事如果没有爱情是不可思议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又总是浪漫而凄惨的。对于一个才气横溢的男人和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来说,人生充满了机会和诱惑,到底如何选择是永恒的主题。命运是个喜欢黑色幽默的家伙,他从来不会给你太多。主人公热衷于自己印刷油印诗集的时候,命运赐给他刻骨铭心的初恋。当他渴望沉迷于温柔乡的时候,爱人却当面投进他人的怀抱。看完这个故事,你可能会想起《马丁.伊登》。但蔡铮比马丁.伊登坚强得多。就我所知,他喜欢温柔贤慧的女人,但我觉得要做他的爱人,首先得坚强。一天到晚逼着他去赚钱的女人,不配做他的爱人。

我无法想象,拿起此书的人会不一口气读下去;我也无法想象,读完此书之后会无动于衷。对于我来说,读完之后,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最大的遗憾就是还不能在大陆看到它的发行。我坚信,《一个解放军的1989》一旦它在大陆发行,很快就会成为畅销书,很快就会被改编成电影影视剧。我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虽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这一天的到来,对于蔡铮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我们多灾多难的国家来说更重要,对于十三亿可怜的中国人及其子孙后代来说尤其重要。

二〇〇九年五月六日于北京

                    ※   ※   ※   ※   ※

            这本书开启了有价值的历史反思模式–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读后随想

                           杨济明

20世纪中国历史积累了太多关于”9″的年代记忆。1919五四运动的风云激荡,1949新国家建立的美好憧憬,1969文化革命的狂热异常,1989六四事件的两败俱伤。不管如何,在大陆,前面三个”9″已经可以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但是,离现在最近的1989却因为种种原因,迄今还是一个在公共领域中回避的话题,唯一让人们意识到它的影响还存在的是每年六月前后,内地各大学都紧张起来,学校的政工组织全力以赴去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生怕有学生骚动,影响大学官场等级中那些渴望升职的官员们的前程。

其实,以我的了解,官方实在多虑了,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市场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产业化,今天中国大学生早已没有了从前所谓天之骄子的感觉和救国救民的强烈意愿,他们被市场经济所造就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美国式的消费方式所吸引,被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所驱使,不得不用十二分的注意力于自己个人的生存,他们不希望个人和家庭为教育产业化支付的学费成为没有效益的投资,自然他们对政治的兴趣也就渐趋于无,再加上部分与既得利益者建立了同盟关系的知识分子有意识的遗忘,1989其实已经慢慢淡出了新一代大学生的历史记忆,这究竟是福是祸,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过,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自诩为民族精英的知识分子,要真正在精神上崛起,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其实正是直面历史。直面历史并非一定要还原所谓历史真相。不仅因为历史真相无法还原,而且还因为即使揭开了这种所谓真相,也并不等于后来者可以从中吸取足够的历史智慧,否则为何中国自古以来,尽管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而历代统治者却始终无法走出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直面历史不是简单地抖落那些历史秘闻,也不是为了道德索债,而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思考在一个历史时代中,在一种体制框架下,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个体遭遇背后的普遍性意涵。在这方面,蔡铮的近作《一个解放军的1989》(明镜出版社)开启了一个有价值的历史反思的模式。

蔡兄虽然年岁与我相仿,但是却有着超越我们一般人的人生体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这部回忆录有戏剧性的内容,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不知晓者,多以为该书是以一部1989为噱头杜撰的文学作品,而事实上,这部书不过是作者个人真实经历的独特呈现。蔡铮曾经有着特殊的身份。一方面从职业看,他曾经是体制内的军人;另一方面,从精神上看,他是游离于体制外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经常穿着军装,混迹于北京的亟待出名的文学青年,有着一颗与僵硬的体制格格不入的追求自由与艺术的雄心。这种奇特的身份成了1989中个人遭遇戏剧化的起因。

当我一口气读完这部十几万字的作品时,我看出,经过二十多年的人生磨砺后,作者已从1989究竟谁对谁错的政治口水战中超脱出来。在这部以陈述个人亲身经历的作品中,1989事件在这里仅仅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背景和普遍意义的舞台。若将他这一段的人生经历,放到200年前的狂飙突进的法国大革命或者无法无天的文化大革命,也丝毫不会觉得有太多的唐突。在亢奋的群众政治运动中,个人如何卷入到无序的政治事件中,以及个体在官僚政治机器下如何徒劳无益地挣扎,作者为我们做了极致的呈现。尤其是作品的开始部分,那种突如其来的政治事件让作者在顷刻间失去自由,面临被强制剥夺生命的威胁,个体生命的求生欲望与以剥夺生命为法宝的国家机器形成强烈的冲突,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令人窒息的眩晕。当一个曾经是国家武装机器的一份子的人,突然受到这种武装机器赤裸裸的武力威胁时,其感受非一般平民所能领会。

通读全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那些描述个人感受的独白式的语言,就是因为这些语言,让这部作品与众不同,让我看到了作者强大的生命力和他那颗不屈的灵魂。这种风格,与罗曼·罗兰写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有些类似。当我们真的深入到他所描述的那些场景中,就不得不让我们为那些在高度异化的社会中苦苦挣扎的个体产生深深的敬意。从这个角度看,作品的后半部分,尽管只是描述他个人苦涩的恋情以及绝望之中的个人奋斗,但若将这些置于大的社会框架中去阅读理会,会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社会更多一层理解。最终我们会发现那无处不在的束缚和压力,不仅存在于强大的国家机器中,其实也存在于异化的社会结构下你所爱的人的灵魂深处,从而决定人的命运与生存状态。

因此,作者虽然选择《一个解放军的1989》为醒目标题,向人们展示一个个体的一段生命和灵魂的历史,但其中的”我”一方面固然是指作者本人,因为全篇是个人所亲历,所思考,并无多少艺术加工成分,是一个真”我”。另一方面,这个”我”也可以是每一个有着独立思考精神的个体,因为作者的感受并非完全是个人的,而是一个群体的,是一个民族的。因为他就1989的反思早已经超越了1989,而是对人性、社会、政治这类重大而普遍问题的追问。当今,在极度市场化的中国文坛流行的是身体写作,甚至是下半身写作,而那种基于精神和灵魂拷问的作品有如凤毛麟角。市场化解放的只是国人的身体,而思想和灵魂的真正解放,则需要更多蔡铮兄这样有力的作品。因此,蔡铮的作品,不仅已成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记忆,也已成为一切对人类终极命运深切关怀的人们共同分享的精神佳肴。也正因此,《一个解放军的1989》属于这个正在忘却1989的中国,属于这个正在惊讶地注视着中国崛起的这个世界。

□ 2009年5月8日于武汉

相关链接:

1.蔡铮:一个解放军的1989(节选)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2561
2. 多维专访蔡铮:为六四留下恐怖的历史记录(多幅照片)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2695

rat race » 灵与肉的挣扎–读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198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