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廖亦武(1958年-)


廖亦武

廖亦武,2010年
出生1958年(54–55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四川省鹽亭縣海門寺村
現居地德國柏林
職業詩人作家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族
創作時期1983年至今
體裁詩歌
文學運動新詩潮
代表作《後朦朧詩全集》
《沉淪的聖殿:中國1970年代的地下詩歌故事》
《中國邊緣人採訪錄》
獎項美國世界人權觀察「赫爾曼-哈米特人權寫作獎
1995年和2003年
美國《傾向》「傾向文學獎
2002年
獨立中文筆會「自由寫作獎
2007年
澳洲齊氏基金會「推動中國進步獎」
2009年
當代基督教》雜誌「最佳圖書奬
2011年
德國圖書行業協會「紹爾兄妹獎
2011年
德國廣播協會「最佳廣播劇獎
2011年
聯邦德國圖書貿易和平獎
2012年6月21日
卡普欽斯基國際報道文學獎
2012年 《咬屍人:來自中國底層的真實故事》

廖亦武(1958年)出生於中國四川鹽亭,為中國有名的詩人、流亡作家與底層研究者。他也是2012年德國書商和平獎得主。[1]

目錄

  [隱藏

生平[編輯]

1958年8月4日(農曆6月19日),廖亦武生於四川省北部縣城鹽亭境內,一個叫「海門寺」的鄉村,其生活與當時社會脫節,1980年代,廖亦武經常在中國官方文學雜誌上發表現代詩歌。但多數具有西方創作風格的反叛性前衛作品,曾多次在「反精神污染」和「反自由化」等政治運動中,受到嚴厲批判。於是憤怒的他,選擇在自己參與的多種地下雜誌上,隨心所欲地發表,於是遭到查禁和搜查,甚至有逃跑的經歷。他是中共當局「黑名單」上的嫌疑份子,雖然他自認為不關心政治,是個「無政府主義者」。
1986年至1989年,他相繼發表了《死城》、《黃城》、《幻城》、《偶像》等長詩。
1989年3月開始,中國幾十個城市爆發街頭抗議,隨後的6月3日下午,在天安門廣場集體悲劇徵兆頻頻顯示之際,他寫下《大屠殺》這首詩。預測並在詩行裡「親身經歷」了中國軍隊對示威抗議者的清場圍剿。因爲毫無發表渠道,他就在6月4日淩晨,在天安門大屠殺進行之際,同步朗讀了這首詩,並與加拿大公民戴邁河一起,製作並複製成錄音帶,傳遍了全國許多城市。這是當時的血腥鎮壓和瘋狂搜捕中,唯一來自於文學的公開反抗。
1990年3月初,廖亦武組織劇組,籌備並拍攝了《大屠殺》的姐妹篇,詩歌電影《安魂》,主題仍然是對死難者的悼念。再接下來的3月16日清晨,他和整個《安魂》劇組,大約10人左右,在重慶被國家安全局抓捕。隨後,在全國,警察抓捕了幾十個詩人和作家,都是《大屠殺》詩歌的傳播者。其中包括他已懷有身孕的妻子。後來他被判定為「政治犯」,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的罪名,坐牢4年,輾轉了四個監獄,自殺兩次,九死一生。
廖亦武在監獄裡,始終反抗獄守,反抗獄規,經常面臨監獄當局處罰。之後他回憶當時的狀況,寫下手稿,闡述其他囚犯根據嚴格階級之別而組織處罰的規則和儀式,他面臨疾病,折磨和自殺未遂。由於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官方説法乃是基於「表現良好」,廖亦武於1994年1月31日,提前43天出獄。
分別在不同監獄裏囚禁關押的遭遇,將廖亦武的生命至此徹底撕裂。他的戶籍在涪陵,他居住在省會成都,這也成為警察經常光顧他的理由。他的女兒在他入獄時出生,可一出獄,他就不得不離婚,他的妻女都走了,從此極少相見。昔日的文壇故交也躲避著他。他成了總是給人們帶來麻煩的「瘟疫」,為了謀生,他成為各地酒吧及茶館的賣藝人,他在監獄學會的洞簫演奏派上了用場。但是警察一直監控著他,視他為國家的危險敵人,因為他老是參與他的朋友劉曉波,也就是後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發起的精英們的政治簽名。
1999年初夏,廖亦武先後出版過兩本書:《沉淪的聖殿——中國1970年代的地下詩歌故事》和《中國邊緣人採訪錄》,立即成為暢銷書,可隨即,新聞出版局宣布這是「反動書籍」,描寫了社會的黑暗。警察甚至查抄了印刷廠,他的民間出版人也被列為追捕名單。2001年初春,他再次化名「老威」,出版了《中國底層訪談錄》的60人刪節本,讓「不見天日的下水道裡的中國」浮出地面,激起軒然大波。出版社遭到整肅,高調贊揚過他的週刊《南方周末》——據說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媒體——遭到更嚴厲的打壓,主編和許多編輯被撤職。廖亦武從此成為名符其實的「出版殺手」,被嚴禁在自己的祖國發表任何作品。《中國底層訪談錄》後來在2003年,走私到臺灣,出版了繁體字的三卷全本。在中國的地下市場,也相當地暢銷,由此廖亦武成了卡在獨裁喉管裡的一根魚刺。
2009年的法蘭克福書展期間,這個『從毛澤東到今天,歷歷在目,好似奇珍異品般的純實的中國文化歷史蠟像舘』(赫塔•穆勒語)毫無刪減地以原貌呈現在德語世界,費舍爾出版社的書名是:《坐檯小姐和農民皇帝:中國底層社會》。廖亦武與殺人犯、喪樂師、竊賊、洗厠人、走私人販、鉄嘴算命、同性戀乞丐、持不同政見者、過氣鄉紳、老鴇、風水大師以及其他許多來自中國底層人群的過往訪談形成一片中國現代浮世繪(請注意,這些職業所佔中國人口數量極少,並且其中有相當部分的刑事犯罪者和職業詐騙人士)。於是乎這本書成了非官方的新中國現實主義經典。
此前的2008年,他在美國推出這本書,名字叫做《吆屍人——來自中國底層的真實故事》其中有27個故事,這讓他在西方一夜成名,此書的波蘭文版,也於2012年,獲得卡普欽斯基國際報道文學獎。廖亦武獲過的其它獎項有:1995年和2003年度,由美國世界人權觀察頒發的「赫爾曼-哈米特人權寫作獎;2002年,由美國《傾嚮》雜誌頒發的「傾嚮文學獎」;2007年,由獨立中文筆會頒發的「自由寫作奬」;2009年,由澳洲齊氏基金會頒發的「推動中國進步獎」;2011年,由美國《當代基督教》雜誌頒發的「最佳圖書奬」;2011年,由德國圖書行業協會頒發的「紹爾兄妹獎」;2011年,由德國廣播協會頒發的「最佳廣播劇奬」。這些獎項基本與政治有關、
廖亦武曾16次被阻止出境,2008年,在他寫作後來在臺灣和法國出版的《地震瘋人院——5月12日四川大地震記事》之際,他趁混亂和採訪之際,鑽政權的空子,從戶籍所在地轉回戶籍關係,僥倖地拿到護照。即便如此,2009年以中國為主題嘉賓的法蘭克福書展發給他邀請,他也被禁止出境而不能參加。2010年春的科隆文學,也有類似遭遇,廖亦武在機場被逮捕,同時接受數個小時的審問。稍後他公開向德國總理求救,可見其有深厚的政治背景,終於在2010年9月,廖亦武首度被允許出境,來到柏林參加柏林國際文學節。而在2011年2月至5月,在多次要求出境不被允許的狀況下,廖亦武終於在7月2日走過中越邊境,然後5日自越南河內登機,於6日清晨飛抵德國。
2012年,廖亦武獲得柏林DAAD年度藝術家項目獎學金。4月底,他為了營救自己的獄友,同為天安門血案的政治犯李必豐,而向全世界發出持續至今的呼籲——地方當局在他走出中國兩個月後,逮捕了李必豐,這個第三次入獄的地下詩人和作家,目前已被關押數月,面臨所謂的「經濟犯罪」的審判。
2012年6月21日,聯邦德國圖書貿易協會宣布,廖亦武榮獲聯邦德國圖書貿易和平獎。10月14日,他將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在極具象徵意義的聖保羅教堂(德國第一部憲法聖保羅教堂憲法》的誕生之地)發表電視直播演講。與此同時,他記述大屠殺抗暴者的新書德文版《子彈鴉片——天安門的生與死》也將問市。

思想[編輯]

廖亦武在柏林國際文學節的開幕典禮上,提醒各國作家關心藏區層出不窮的自焚事件,他首先回顧天安門事件那年3月發生的、已經幾乎被遺忘的拉薩大屠殺事件,當時寺廟的佛塔被士兵焚毀,喇嘛為了救火,在烈焰中被射殺,"給後繼的自焚者開了可嘆可泣的先河"。他們"一次次呼喊西藏自由,然後燒透汽油點燃自己,因為實在是忍無可忍"。"西藏人不間斷地自焚,作為長期關注西藏的中國作家,一種憤怒和內疚夾雜的情感,讓我迫不及待想做點什麼"。[2]
在德國書業和平獎頒獎典禮上,廖亦武稱中國為「滅絕人性的血色帝國」、「地球災難的源頭」和「無限擴張的垃圾場」。他說:[3][4]
我也在這裡發佈這個帝國的死訊。因為它屠殺孩子,所以必須分裂。……
我們眼下的獨裁中國,在遠古先賢們所處的春秋至戰國前期,早已分裂成幾十個國家。幾百年裡,雖然相互吞併的戰火不斷,但國學界公認,這是迄今為止,無法超越的輝煌時代,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都異常活躍,言論異常自由,各類學術並駕齊驅,史稱「百家爭鳴」。……
以國家統一為名,中國歷史上的血案數不勝數。……國家統一,領土完整——獨裁統治的終極王牌,多少罪惡藉此而公然大行其道。……
在出逃前夕,我曾和一個雲南邊民聊天,他說,我們雲南,和你們四川不一樣。我們出國,比你們出省更容易,眨巴幾下眼睛,我們就到越南、老撾或者緬甸喝茶去囉。所以雲南和越南、老撾或者緬甸,合併成一個國家,還要方便些,至少比千里迢迢去北京和上海方便。我說你這不是賣國論調嗎?他說國家幾斤幾兩重?能賣得動嗎?
在古代,新疆、西藏、內蒙和臺灣,都是異域。……藏人為什麼要頻頻自焚呢?如果他們是一個與四川和雲南接壤的國家,不受到來自獨裁北京的彈壓,恐怕這個能歌善舞的高原種族永遠想不到要惹火燒身。
為了孩子不再死於無辜,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母親不再無辜地失去孩子,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中國各地的人們不再流離失所,淪為世界各地的累贅,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葉落歸根,為了將來有人守護祖宗的墓園,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全人類的和平和安寧,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主要作品[編輯]

6月13号晚,流亡德国的中国作家廖亦武来到纽约,在曼哈顿的公共图书馆接受该馆保罗•霍登格拉博访谈,介绍其新书《一首歌与一百首歌》。廖亦武对自己狱中经历、感悟和创作的叙述,随性睿智,现场气氛热烈。

简单的一句“晚上好”之后,廖亦武就站在台上开始吹箫。诡异的声音,如哀嚎如啜泣。接下来,主持人邀请他朗诵他“六•四”时写的诗歌《大屠杀》。廖亦武曾表示,希望有一天在天安门用一百个高音喇叭播放这首诗,让大地颤抖。

廖亦武:“自由也会死灰复燃,一代又一代死灰复燃,像黎明到来之前那一丁点光亮。......我们没有家了。谁都知道,汉人没有家了。家是一个温柔的愿望。. .....”

这首诗使廖亦武先后从看守所到劳教所被关押四年。而这四年又诞生了一本书:《一首歌与一百首歌》,廖亦武说写的是“浪漫书名下的残酷故事”。他曾在狱中唱了半首童谣,立即被警察揪出来,让他站在火炉重庆发烫的地面唱一百首。他唱到20、30首的时候嗓子已经干了。警察叫犯人把他按到地上。

廖亦武:“用两根警棍,一个是从头,一个是从脚,捋过来。我当时就像一个被扒了皮的青蛙一样。最后就是一根警棍捅进了我的屁眼儿。”

从此对唱歌充满恐惧的廖亦武,感到人失去歌唱能力就好像鸟儿不再会叫一样。而后来在狱中教他吹箫的老人使他对生命有新的认识。

廖亦武:“他说这个世界就是个很大的监狱。自由是发自内心的,内心没有自由就永远找不到自由。”

廖亦武试图记录狱中生活,“像母鸡孵蛋一样趴在铺上”用一年的时间写了30万字,但是手稿两次被警察搜走。如今出版的这本书是第三个手稿。

对于“异见作家”这个头衔,主持人问廖亦武怎么看待自己被贴的这个标签。

廖亦武:“我是四川人,四川产很多白酒。四川人喝酒之前,他不会发什么意见。一旦喝醉了之后每个好像都是异见作家,(观众笑)他们那口才比我好得多。这个时候他们特别不怕警察。警察要拉他们走,他们都不干的。等他们醒来的时候好像是已经关在某一个地方。他说,我怎么到这个地方来了?(观众笑)”

专门为纽约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学类访谈的作家保罗•霍登格拉博(Paul Holdengräber)几次被廖亦武的回答弄的卡壳无语,在观众的笑声中承认,“我太震惊了。”

每次访谈前霍登格拉博都会请嘉宾用7个字形容自己,廖亦武给的是“啃噬极权的蚂蚁”。

廖亦武现场又发表了一番“异见”:“我曾经说过,与其让共产党统治,不如让一头猪来统治。因为猪吃饱了之后,要么它就睡觉,要么它就发出很愉快的哼哼声。猪是懂得无为而治,自己吃饱了它就一切都不管。”

廖亦武的作品《中国底层访谈录》在中国是禁书。他屡次被中共当局禁止离境。德文版的《一首歌与一百首歌》出版前,曾被中共当局威胁关押。廖亦武终于在2011年逃离中国,经越南前往德国。2013年6月,这本狱中回忆的英文版在美国出版。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紫荆发自纽约的报导。

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纪实书著《证词》法文版近日在法国问世。廖亦武为此而专程赶来巴黎,于周三上午在巴黎市中心的黎普咖啡馆与法国媒体见面。随后,按计划,他原本应当与法国文化部长费丽贝蒂会晤。但是,廖亦武一行在距离文化部已经只有几百米远的时候,突然收到短信通知,称文化部长需要去出席总统奥朗德与媒体的新年茶会,既不能按原定计划与他会面,也无法延后另作安排。面对这项突然的变动,廖亦武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箫,在文化部门前即兴演奏了他为刘晓波而做的“六四悲情”。一番交涉之后,廖亦武与文化部长的会面最终改在下周四举行。
    
    证词一书根据廖亦武1990年至1994年在四川监狱服刑的痛苦经历写成。1990年,他因为写作诗歌并制作诗歌电影《安魂》悼念在八九学运中的死难者而被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名,判处4年徒刑。廖亦武将这四年的牢狱生活比作是一个把人变成狗的过程。目睹巴黎老佛爷商店柜台前出手阔绰的中国游客,目睹瑞典文学院2012年给予中国作家莫言的特殊荣誉,廖亦武面对法国媒体不无嘲讽的感叹,在这种时候出版他的监狱生活证词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参与安排廖亦武在法国活动安排的法国汉学家侯志明女士表示,她虽然无法确定与文化部长会晤的临时变动是否有政治因素,但她在安排廖亦武行程中确实遇到一些困难:“我没有任何证据说其中有政治因素,但是,这几天,我试着为廖亦武安排许多见面活动,为他联系翻译人员,但很多努力都失败了。很明显,廖亦武让有些人害怕。我想,廖亦武去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获得图书和平奖时的讲话造成很大影响。我为他联系中国翻译人员时,有些人对我说,他们看到过廖亦武这番讲话的内容,倘若需要翻译这些话的话,他们会感到无法说出口。”
    
    同样参与安排廖亦武在法国的活动的法国出版商Jean François Bouthors 补充说:“而且,法国雷纳(Rennes)政治学院原本邀请廖亦武在1月24日与大学生座谈,但后来没有做任何解释就取消了安排。可以想象雷纳政治学院可能即使没有受到压力,但也听到了某些“友情提示”,雷纳政治学院与一些中国大学有交流活动,所以可能被暗示不希望政治学院接待廖亦武。”

在德國出版的圖書目錄:
《坐檯小姐和農民皇帝:中國底層社會》中文翻譯彼得•霍夫曼、白嘉琳,Brigitte Höhenrieder。漁夫出版社。2009年法蘭克福市。544頁,平裝本。ISBN978-3-596-18525-2, 10,99 € (德文版:中國底層訪談錄)。
《爲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來自中國監獄見證》由彼得•霍夫曼譯自中文。漁夫出版社,2011年法蘭克福市,592頁,精裝本ISBN978-3-10-044813-2,24,95 €
《大屠殺:古拉格情詩選》由彼得•霍夫曼譯自中文。Hochroth出版社,2012年柏林市,28頁,平裝本。ISBN978-3-902871-00-8,6,00 €
《子彈鴉片》由彼得•霍夫曼譯自中文。漁夫出版社,2012年法蘭克福市,592頁,精裝本ISBN978-3-10-044815-6,24,99 €
其它出版的書籍:
《吆屍人——中國底層的真實故事》,英文版,黃文繙譯,2008年5月,紐約藍燈書店。
《上帝是紅色的:基督如何在共產極權開花結果的故事》英文版,黃文繙譯,2011年9月,紐約哈珀柯林斯。
《地震瘋人院——四川5月12日大地震記事》,瑪麗 侯芷明繙譯,法文版,2010年Buchet/Chastel, 巴黎出版
《死城》人民文學月刊(第一和第二期刊合刊)北京1987年
《黃城》東北文學月刊「作家」(第二期刊)長春 1989年
《偶像》開拓季刊,北京1989年
《沉淪的聖殿——中國1970年代的地下詩人故事》中文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
《邊緣人採訪錄》中文版,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中國底層訪談錄》中文刪節版,湖北武漢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
《中國底層訪談錄》中文完全版,臺灣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
《L'Empire des bas-fonds(帝國底層)》法國巴黎,中國藍出版社,2003年
《中國冤案錄》第一卷,廖天琪編輯,美國華盛頓,勞改基金會,2005年
《中國上訪村》,美國紐約,何頻編輯,明鏡出版社,2005年
《中國冤案錄》第二卷,廖天琪編輯,美國華盛頓,勞改基金會,2005年
《監獄詩:大屠殺 – 安眠的靈魂》,法國巴黎,馬當出版社,2008年
《最後的地主》上下兩卷,廖天琪編輯,美國華盛頓,勞改基金會,2008年
《地震瘋人院——四川5月12日大地震記事》中文版,臺灣臺北,允晨出版公司,2009年
《六四 我的證詞》中文版,臺灣臺北,允晨出版公司,2011年
《上帝是紅色的》中文版,美國紐約,明鏡出版社,2011年
《子彈鴉片——天安門大屠殺的生死故事》中文版,臺灣臺北,允晨出版公司,2012年

獎項[編輯]

年份獎項
1995年美國世界人權觀察「赫爾曼-哈米特人權寫作獎"
2002年美國《傾向》雜誌「傾向文學獎」
2003年美國世界人權觀察「赫爾曼-哈米特人權寫作獎"
2007年獨立中文筆會「自由寫作獎」
2009年澳洲齊氏基金會「推動中國進步獎」
2011年美國《當代基督教》雜誌「最佳圖書奬」
2011年德國圖書行業協會「紹爾兄妹獎」
2011年德國廣播協會「最佳廣播劇奬」
2012年卡普欽斯基國際報道文學獎, 作品《咬屍人:來自中國底層的真實故事》
2012年德國圖書和平獎

參考文獻[編輯]

  1. ^ 廖亦武德國獲獎,中國不高興,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2年10月14日
  2. ^ 廖亦武吁世人關注藏人處境,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2年5月9日
  3. ^ 廖亦武. 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德國之聲.
  4. ^ 這個帝國必須分裂開放雜誌, 2012-11-05

外部連結[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